新加坡的教育部在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可谓大刀阔斧,我们一起来看看跟学生切身相关的政策有哪些。
继小六会考积分制改革后,2023年开学第一周,教育部长宣布全面取消中小学所有年级的年中考试、全面落实科目编班制度取代分流制;从2024年起,不再分快捷和普通源流;并将初级学院直接收生计划增至20%.
取消年中考试对学生学习有益。因为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靠一两次考试论成败,考到状元又如何?

新加坡要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教育”才是未来储备人才的主要方向,而不是培养一些“考试机器”。
其次,取消年中考试,对师生双方都有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规划,开展教研,用有吸引力的创意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并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应对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
入学门槛调低
公教初院今年的文科截分点上升至14分,去年是13分,理科的截分点维持在13分。裕廊先驱初院文科的入学门槛也调低了,截分点为17分,去年则是16分,理科的截分点则维持在14分。
联合招生计划结果在2号公布,各初级学院和直通车学校高中部的截分点大致上与去年相同。两所学校的文科班截分点增加一分,意味着它们的文科入学标准稍微降低。
公教初院今年的文科截分点上升至14分,去年是13分,理科的截分点维持在13分。裕廊先驱初院文科的入学门槛也调低了,截分点为17分,去年则是16分,理科的截分点则维持在14分。
圣安德烈初院今年文科的入学门槛比去年高,截分点为10分,去年是11分,理科的截分点则维持在9分。
莱佛士书院和华侨中学的截分点与去年相同,理科和文科分别为4分和5分,它们仍是18所提供两年高中教育的初院和直通车学校之中,入学要求最高的两所学府。
提供国际中心会考课程(简称IB)的英华自主学校和圣若瑟书院今年的入学要求则与去年相同,截分点分别是5分和7分。
各校的截分点取决于最后一名被录取学生的总积分,不是由学校预设。学生是以O水准第一语文和最佳五科(L1R5)成绩的总积分报读初院和直通车学校的高中部,积分越低代表成绩越好。每年的截分点可能会依学生成绩和选校等因素而不同,一般只出现一两分的差别。

过去两年,一般有约四成学生进入初级学院或励仁高中,约五成进入理工学院,10%进入工艺教育学院。
不过,部分理工院课程入学要求高。
部分理工院已在官方网站更新本届新生的收生积分,一些课程今年的入学要求也相当高。以应用科学类课程为例,义安理工的生物医药科学课程的截分点为7分,淡马锡理工的医学生物科技课程截分点是9分。
资讯与数码科技类课程方面,南洋理工和新加坡理工的应用人工智能与分析课程的截分点,分别是9分和10分。
学生是以ELR2B2积分,也就是英文、两科与课程相关科目,以及两科最佳科目的成绩报读理工院。
查看这些绩点,有助于家长帮助孩子规划未来选择学校的方向。
调整奖学金发放
教育部将从本学年起,调整中学后教育学府学生领取助学金的条件,并调高金额。其中,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受益最大。
符合资格的本地全职专业文凭学生,所能获得的助学金将增加介于50元到200元之间。其中,家庭总月入不超过30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过750元的学生,所能获得的助学金金额将等于受津贴学费的大约95%。
修读医学和牙科系以外、家庭总月入不超过75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过1875元的本地全职大学生,助学金则会增加50到100元。其中,家庭总月入不超过30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过750元的学生,所能获得助学金金额将等于受津贴学费的大约75%。
修读部分时间课程的学生,助学金也将调高介于20元到50元之间。
预计,这项调整将让多4500名学生受惠,使本学年的受惠人数增加到大约7万8500人。

对于很多想要申请相关学科的学生,又想给家里减轻负担,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政策。
幼儿教育改革
鉴于收入水平提高,教育部从今年起,放宽低收入家庭优先报读教育部幼儿园的收入顶限,以确保这些家庭的孩童能继续享有在教育部幼儿园就读的机会。
55所教育部幼儿园将从2月17日起至21日接受2024年的幼一(K1)新生报名,其中包括五所明年新启用的幼儿园。报名开放给在2019年1月2日至2020年1月1日出生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子女。
来自低收入家庭、且居住在幼儿园附近的孩童,目前在报名教育部幼儿园时,可享有最高的优先权。为了让这些家庭的孩童能继续报读教育部幼儿园,当局将调整申请者的收入顶限。
从今年的新生报名活动起,每所教育部幼儿园会保留三分之一学额给来自家庭总月入不超过45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过1125元,并居住在距离幼儿园一公里内的新加坡公民孩童。
目前,这些学额是保留给居住在一公里内、家庭总月入不超过35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过875元的新加坡公民小孩。

教育部今年将再次举行实体的开放日活动。55所教育部幼儿园会个别在2月11日或18日举办开放日,家长可前往这些幼儿园了解它们提供的课程、活动、学习环境和设施,并与教职人员交流,为孩子选择心仪的幼儿园。
基本上,新加坡的此次教育改革侧重点是以学生为本,符合“全面教育”的教学理念,其实这才是让教育进一步回归以人为本,值得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