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教育部在新學年開學之際,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可謂大刀闊斧,我們一起來看看跟學生切身相關的政策有哪些。
繼小六會考積分制改革後,2023年開學第一周,教育部長宣布全面取消中小學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全面落實科目編班制度取代分流制;從2024年起,不再分快捷和普通源流;並將初級學院直接收生計劃增至20%.
取消年中考試對學生學習有益。因為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不能只靠一兩次考試論成敗,考到狀元又如何?

新加坡要發展,需要的是德智體群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全面教育」才是未來儲備人才的主要方向,而不是培養一些「考試機器」。
其次,取消年中考試,對師生雙方都有利: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規劃,開展教研,用有吸引力的創意教學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並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適應未來社會發展,以應對未來世界的不確定性。
入學門檻調低
公教初院今年的文科截分點上升至14分,去年是13分,理科的截分點維持在13分。裕廊先驅初院文科的入學門檻也調低了,截分點為17分,去年則是16分,理科的截分點則維持在14分。
聯合招生計劃結果在2號公布,各初級學院和直通車學校高中部的截分點大致上與去年相同。兩所學校的文科班截分點增加一分,意味著它們的文科入學標準稍微降低。
公教初院今年的文科截分點上升至14分,去年是13分,理科的截分點維持在13分。裕廊先驅初院文科的入學門檻也調低了,截分點為17分,去年則是16分,理科的截分點則維持在14分。
聖安德烈初院今年文科的入學門檻比去年高,截分點為10分,去年是11分,理科的截分點則維持在9分。
萊佛士書院和華僑中學的截分點與去年相同,理科和文科分別為4分和5分,它們仍是18所提供兩年高中教育的初院和直通車學校之中,入學要求最高的兩所學府。
提供國際中心會考課程(簡稱IB)的英華自主學校和聖若瑟書院今年的入學要求則與去年相同,截分點分別是5分和7分。
各校的截分點取決於最後一名被錄取學生的總積分,不是由學校預設。學生是以O水準第一語文和最佳五科(L1R5)成績的總積分報讀初院和直通車學校的高中部,積分越低代表成績越好。每年的截分點可能會依學生成績和選校等因素而不同,一般只出現一兩分的差別。

過去兩年,一般有約四成學生進入初級學院或勵仁高中,約五成進入理工學院,10%進入工藝教育學院。
不過,部分理工院課程入學要求高。
部分理工院已在官方網站更新本屆新生的收生積分,一些課程今年的入學要求也相當高。以應用科學類課程為例,義安理工的生物醫藥科學課程的截分點為7分,淡馬錫理工的醫學生物科技課程截分點是9分。
資訊與數碼科技類課程方面,南洋理工和新加坡理工的應用人工智慧與分析課程的截分點,分別是9分和10分。
學生是以ELR2B2積分,也就是英文、兩科與課程相關科目,以及兩科最佳科目的成績報讀理工院。
查看這些績點,有助於家長幫助孩子規劃未來選擇學校的方向。
調整獎學金髮放
教育部將從本學年起,調整中學後教育學府學生領取助學金的條件,並調高金額。其中,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受益最大。
符合資格的本地全職專業文憑學生,所能獲得的助學金將增加介於50元到200元之間。其中,家庭總月入不超過30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過750元的學生,所能獲得的助學金金額將等於受津貼學費的大約95%。
修讀醫學和牙科系以外、家庭總月入不超過75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過1875元的本地全職大學生,助學金則會增加50到100元。其中,家庭總月入不超過30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過750元的學生,所能獲得助學金金額將等於受津貼學費的大約75%。
修讀部分時間課程的學生,助學金也將調高介於20元到50元之間。
預計,這項調整將讓多4500名學生受惠,使本學年的受惠人數增加到大約7萬8500人。

對於很多想要申請相關學科的學生,又想給家裡減輕負擔,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政策。
幼兒教育改革
鑒於收入水平提高,教育部從今年起,放寬低收入家庭優先報讀教育部幼兒園的收入頂限,以確保這些家庭的孩童能繼續享有在教育部幼兒園就讀的機會。
55所教育部幼兒園將從2月17日起至21日接受2024年的幼一(K1)新生報名,其中包括五所明年新啟用的幼兒園。報名開放給在2019年1月2日至2020年1月1日出生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子女。
來自低收入家庭、且居住在幼兒園附近的孩童,目前在報名教育部幼兒園時,可享有最高的優先權。為了讓這些家庭的孩童能繼續報讀教育部幼兒園,當局將調整申請者的收入頂限。
從今年的新生報名活動起,每所教育部幼兒園會保留三分之一學額給來自家庭總月入不超過45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過1125元,並居住在距離幼兒園一公里內的新加坡公民孩童。
目前,這些學額是保留給居住在一公里內、家庭總月入不超過3500元,或人均收入不超過875元的新加坡公民小孩。

教育部今年將再次舉行實體的開放日活動。55所教育部幼兒園會個別在2月11日或18日舉辦開放日,家長可前往這些幼兒園了解它們提供的課程、活動、學習環境和設施,並與教職人員交流,為孩子選擇心儀的幼兒園。
基本上,新加坡的此次教育改革側重點是以學生為本,符合「全面教育」的教學理念,其實這才是讓教育進一步回歸以人為本,值得稱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