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日出》
/金星自导自演舞台剧/

《日出》是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发表于 1936 年,曾被著名作家巴金誉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最好收获”。80 余年间,《日出》被排演成无数版本。金星版舞台剧《日出》首演于 2021年,集结了华语戏剧圈众多实力主创。在华巡演第三年,所到城市,依然屡屡售罄。
故事以主人公陈白露为线索,穿插描绘了潘月亭、金八爷、胡四、顾八奶奶、李石清、方达生、小东西等各个阶层的人物,在各色人等的生活境遇与内心剖析中,一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群像徐徐展开。曹禺先生剖开了社会现实的横断面,清晰准确地揭露出金钱与权势之下,人如何异化,又如何走向凄凉的毁灭。金星说:“曹禺先生台词写得太好了!在今天依然充满现实意义……我们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作。”
金星在剧中饰演陈白露和翠喜两个角色,为了区别人物,金星在声音塑造上下了很多工夫。她在表演中将陈白露的语速放慢,突出其“冷”的一面。而考虑到翠喜是底层妓女,抽烟抽得多,她的声音则被设定为了大烟嗓。演出中,金星需要在两个角色中切换,“我上场先是陈白露,再是翠喜,然后又变回陈白露,一分半钟抢妆的时间要转换声音”。
上海金星舞蹈团的参演,是本版《日出》的神来之笔。除了作为过客和打夯者这类群像演员,现代舞者特有的肢体语言,为戏剧表演延展出情绪表达的空间,将戏剧情绪外化于形,强化了舞台呈现的美感和表现力,也给观众带来了直观的视觉冲击。舞美创造了丰富的意象。比如在舞台中间的长台阶设计。在人物下场,离开“房间”走在“走廊”时,演员会依然留在观众视野里。戏在进行,离场的人还在视野当中,丰富了画面之外的想像。此外,剧中的灯光也参与了舞台空间的处理。像黄省三就从来没下过台阶,只能在一个小空间里,富人走过的楼梯他都不能踏足,这便将剧作所描绘的社会阶层具象化,非常有力量。
“太震撼了,不愧是金星!”“光影的处理绝美!”“三个小时的演出,值!”观众的如潮好评就是对作品最好的佐证。

02.《野花》
/只有上海金星舞蹈团能演/

现代舞《野花》创作于 2018 年,是金星与荷兰编舞家亚瑟·库格兰的第二部合作作品。
“当我走在上海的马路上,钢筋水泥高楼林立之间,一块狭小的缝隙里,一朵野花那么努力、那么认真地在生长,我就想把这部作品起名为《野花》。”这就是库格兰创编这部作品的初衷。简约与重复,是编舞亚瑟·库格兰舞蹈中最直观的两个重要因素。《野花》通过看似简单的肢体语汇在不同层次中的重复运动,诠释出野花倔强生存的独特态度——凶猛而独特、有目标有决心,充满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可以让野花爆发出积蓄于内心深处的力量,无畏禁锢,自由绽放。
《野花》75 分钟一气呵成,没有一个细胞是停止的,还要通过激情和律动,和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这对于技能、体力和脑力都是巨大的挑战。金星说:“只有量变才能产生质变。舞者们不光是跳舞,更要思考。在台上同样的动作,动一次和动一百次,是不一样的。所有的舞者都应该坚持再坚持,让自己努力绽放得更好。”舞台上的 16 个演员,拥有不同的个性和状态,亦即 16 种人生故事。同一个主题照见的是每个人不同的生命底色,故而同一个舞台,野花开得姿态万千、动人心魄。相比上海金星舞蹈团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野花》对技能和体力的要求都是最高的。为此金星说:
“《野花》只有上海金星舞蹈团能演。”

*本文图片素材由上海金星舞蹈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