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BA.5
占新加坡新增病例高达93%
新加坡2021年底开始出现奥密克戎病例,当时流行的是BA.1、BA.2病毒株。
由于奥密克戎传播力比德尔塔强,因此,开始取代德尔塔,成为新加坡的主流病毒。
到了五月,奥密克戎新变异BA.4、BA.5也开始入侵新加坡。
BA.4、BA.5传播力又比BA.1、BA.2强。在六月第一周,BA.4和BA.5合计只占新增病例的3%,到了六月第四周,这个比例已提高至30%。

整个七月,BA.5一马当先,迅速扩张,已占新增病例的71%,BA.4占2%,小计73%;BA.2占比缩小至27%
再过一个月,整个八月,BA.5进一步扩大至93%,BA.4占1%,小计94%;BA.2进一步缩小至6%。
据悉,BA.5序列于今年3月15日首次上传至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来自于2月25日在南非采集的一名患者的鼻咽拭子。
目前在中国大陆各城市
出现的主要也是BA.5
中国大陆多个城市近两个月的疫情主要也是奥密克戎BA.5及它的变异株所引发,包括西安、上海、天津、青岛、大连、珠海等。
其他一些城市疫情则仍是BA.2及起变异株,包括兰州、广州、佛山、珠海、临沂。
有些城市则前后出现BA.2、BA.4、BA.5疫情,如天津。
中国媒体报道,据多项研究结果,BA.5基本上能够逃避由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引起的中和抗体,其传染性比BA.2变异株可高出36%。一南非学者研究显示,BA.4/5 的R0值或可达到18.6,是原始毒株的5.6倍、德尔塔的3.65倍、奥密克戎BA.1的1.96倍、BA.2的1.39倍。目前人类已知的病毒中,麻疹病毒的R0最高,为12~18。这也意味着,BA.5的传播力已经近似已知病毒的最高级别。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表明,BA.5看起来比BA.1和BA.2具有增长优势,是因相关变异所影响,主要是由免疫逃避所驱动。
与奥密克戎毒株BA.1、BA.2相比,BA.5新增L452R突变是导致其传染性更强的主要原因。作为新冠病毒与人类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载体,S蛋白是病毒进入人体的关键。L452R正位于S蛋白的RBD(受体结合域),这是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ACE2受体结合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