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the honeycombers
当然,除了赛事、会议、活动。娱乐巨星们也将目光瞄准新加坡:
11月4日到5日,林俊杰演唱会 11月28日,Maroon 5 演唱会 12月3日,五月天演唱会
12月17日跟18日,周杰伦演唱会
最后,还有停办两年的滨海湾跨年倒数大型活动,今天官方已经放出消息,恢复今年的倒数活动~!
【3】不限国籍人数,吸引人才 今年的国庆节群众大会时,李显龙总理表示过:
“这是一个人才决定国家成功的时代,在全球争相吸引人才之际,新加坡不能落后”。
李显龙是这么对现场的新加坡各界人士,以及在电视机前听他演讲的所有人,明确传达了政府的立场。
不仅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新加坡政府也落实到了行动上。李显龙发表演讲后没几天,新加坡人力部就宣布,将推出顶级专才准证ONE Pass。
顶级专才准证
ONE.P(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 ) 能申请到的人 相当于该领域最顶尖5%人才 2023年1月1日开放申请 适用所有行业

▲ ONE.P 人力部官网说明
薪资门槛: 月薪30000新元*
申请条件:①过去一年的月达到3万新币或以上,或者新工作月薪3万;②海外申请人在市值超过5亿美元或年收入超过2亿美元的企业里担任过重要职务。
准证有效期:5年一更新
福利:可以带家属,帮配偶申请在新加坡工作;可以同时创业、经营或给多家企业工作。
*如果申请人在艺术、体育、科学和/或学术界有“杰出成就”,也不一定必须达到 30,000 新元的工资标准。
官方已经表态,这个准证申请人不限国籍跟人数。
申请成功后,政府给予了这些人才相当多优待,允许其同时创办、运营或供职于多家公司,并允许其配偶不必申请工作准证,就能获得在新加坡的工作资格。
不只是顶级专才准证,新加坡还有科技准证,专门为公司高管以及科技型人才而设。
所以,只要你被证明有才干,新加坡就对你敞开大门。
【4】富豪、大企纷纷聚集 这些年来,新加坡一直备受富豪们的青睐。比如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最近就在新加坡设立了旗下第一个海外办事处。

图源:星洲日报
不仅是华人喜欢新加坡,洋人也一样对新加坡情有独钟。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Ray Dalio和谷歌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也把家族办公室带来了新加坡。

来源:Business Insider
再加上之前将总部设在新加坡的戴森、移居新加坡的脸书联合创始人萨维林......
来自全球各地的海外和资本,纷纷在新加坡布局,视为下一个“风口”的开拓之地。

图源:彭博社
另外新加坡也是个潜在的科技中心。就连中国的科技巨头,对新加坡也是青睐有加。
腾讯、字节跳动、爱奇艺纷纷出海,将新加坡视为其拓展业务的下一站。其中,抖音(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更是在新加坡的中央商业区的莱佛士码头一号(One Raffles Quay)租下三层楼。
这栋总面积达60000平方英尺的办公大楼,是TikTok在亚洲地区(除中国)的总部。

图源:Vulcan Post
【5】新冠死亡率,新加坡全球低位 要说为什么在疫情之下,新加坡的重振计划还能这么如火如荼的原因,就是安全。
不仅仅是政策稳定的安全,新币货币表现的安全,以及新加坡全球竞争力强,亲商环境等等。
可能还有这个原因,高疫苗接种率,低死亡率,新加坡的疫情成绩让人眼前一新。

图源:dept agency
让前来的人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
世卫组织不久前曾经做过一次预估,在整个2021年,新加坡超额死亡人数,为每百万人中有26人。

^标注的国家通报了更多未纳入研究的死亡人数(数据存疑)
比起新冠肆虐的欧洲、美洲各国,新加坡的数据绝对可以算得上是“比下有余”了。
事实上,新加坡虽然官方通报的新冠感染人数,已经接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但新冠总体死亡率,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全球最低的那一批国家了。

图源:Our World In Data
新加坡能取得这个成果,就是因为高疫苗接种率。
截止到现在,新加坡已有93%的人口完成了疫苗接种,另有80%的人已经完成疫苗追加剂接种。
都打过疫苗,187万人有自然抗体。

新加坡确实付出了一定代价,换来此刻重振。
椰友们,你们觉得值不值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