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EV)行业的全球竞争中,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正迅速崭露头角。作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小鹏汽车今年计划在20个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目标远超去年的四个市场,小鹏汽车的全球扩张计划预示著中国品牌在国际舞台上的雄心壮志。

图源:雅虎
小鹏汽车总部位于广州,其最新车型预计将于本月登陆德国市场,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进入新加坡市场,此外,公司还计划扩展到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际市场。然而,小鹏汽车的执行长何小鹏在接受CNA采访时表示,尽管公司设定了这些目标,但并没有一个明确而准确的全球扩张计划。
小鹏汽车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何小鹏说:“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走了一条非常缓慢的道路,因为很多人认为,一旦进入国际市场,应该能够迅速取得成果,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如果你看看有多少公司能够成功走向全球?有但很少,有多少中国企业能够成功走向世界?这甚至更少。在我看来,走向全球至少是一个10年计划,而小鹏汽车正在稳步推进这一进程。”
看似起步较慢,实则为走向国际做准备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由何小鹏创立,并得到了大众汽车的支持。公司在发布车型方面看似起步较慢,但实际上是在为全球扩张做准备。
何小鹏解释说:“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没有在中国创造太多的本地化产品和服务?因为他的愿景是走向全球,我们可能比其他人多花了12个月的准备时间,但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以后会赚回来,所以我和其他人有很多不同的逻辑。”

何小鹏 一名连续创业者
作为连续创业者,何小鹏此前曾共同创立了移动互联网公司UCWeb Inc,该公司最终于2014年被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收购。
他将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为两点:利用技术创新创造差异化,并在国外市场与当地人合作实现双赢。
何小鹏说:“我认为汽车快速走向全球更具挑战性,因此无论我们在未来10年是否有远大目标,我们都会一步一步地稳步前进。”
在过去三年中,小鹏汽车在欧洲的几个国家只售出了几千辆汽车,但在3月份的一整个月内售出已经为约1000辆,他说:“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奠定了三年的基础。”
目标:成为国内市场领头羊
小鹏汽车去年交付了141,601辆汽车,同比增长17.3%,尽管与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BYD)和特斯拉仍有一段距离,但何小鹏对未来充满信心,并设定了远大目标,希望到2030年成为国内市场领导者,并计划到2025年实现盈利。

图源:雅虎
*比亚迪在2023年销售了创纪录的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由亿万富翁投资者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支持的比亚迪(BYD)在去年第四季度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将持续两到三年,他将其视为“良好的市场竞争”,随着竞争对手逐渐稳定,小鹏汽车将能够通过更好的研发、更高质量和更稳定的价格来服务客户。据报告称,2023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收入增长了153%,亏损收窄,创始人之一贺建奎先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来形容。”
他预测未来三到四年将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淘汰赛”,接下来的几年将是“全明星赛”。他说:“在这个领域,到2030年,我们大概可以看到全明星赛期间前一和前二(球员)的能力和可行性。”
贺先生补充说:“汽车行业是一场马拉松,它不像短跑。”他指出,虽然公司之前的重点是利用优势并扩大规模,但去年改变了策略,不追求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在追求规模之前使公司能力更加平衡和全面。
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行业持续激烈的价格战将持续两到三年,因为汽油燃料汽车也希望降价以保持市场份额,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去年渗透率为35.7%,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但贺建奎表示乐观,称其为“良好的市场竞争”,他说:“它不会持续很多年,我认为在它达到一个阶段之后,你的竞争对手会逐渐变得稳定。在这个时候,你会用更好的研发、更好的质量和稳定的价格来为客户服务。”
这是一个过程,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在短期内都会遇到挑战,我们说我们很“娇”;但从中期来看,它使企业变得更大、更强。他说,这个过程还要求小鹏汽车制造出功能更强大、技术更不同的产品,如果只是以更便宜的价格制造同样的东西,这是没有必要的。
展望未来,贺建奎预测,在10到20年内,汽车将变得越来越自动驾驶,为人们提供更多出行选择,他希望小鹏汽车能够成为这一变革的推动者。
中国汽车品牌进入新加坡市场

图源:雅虎
中国汽车品牌在进入新加坡市场,通常会采取一些特定的国际化市场定位策略,例如,比亚迪选择专注于新能源车型,并涉足计程车运营、巴士运营、公交、叉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等领域。表明比亚迪并没有直接进入私人乘用车市场,而是通过多元化的业务来逐渐融入新加坡市场。
另外,中国品牌在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了影响力,众多企业如上汽、长城、长安等也在东南亚建立了生产基地,这些品牌通常会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求、用车习惯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来调整产品和服务,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
在新加坡,由于严格的新车政策和高昂的拥车成本,公共运输成为了比亚迪的切入点。比亚迪利用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成功地将电动计程车、巴士等新能源汽车带到新加坡市场,并在2023年成为新加坡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品牌。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品牌的国际化发展,也促进了当地交通行业的绿色转型。
中国品牌走出去,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