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士车长尚穆根·卡马萨米(Shanmugam Kamasamy)。(图:CNA/Grace Yeoh)
乘搭巴士上下班乃稀松平常之事。但对值大早班的巴士车长来说,他们同乘搭首趟巴士的乘客们,已经建立了一份独特的破晓情谊。
就拿巴士车长尚穆根·卡马萨米(Shanmugam Kamasamy)来说,他对乘客的习惯了如指掌,不仅记得他们上下车的地点,还知道他们最喜欢坐在哪个座位上。
39岁的易塔通(Tower Transit)巴士公司职员卡马萨米告诉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乘客有时候还会买食物和饮料给他,有一名年长女士偶尔也会刻意买小吃给他。
卡马萨米之所以会和乘客有这么密切的关系,是因为他过去两年都负责从裕廊东驾驶143号巴士到大巴窑巴士车站。
他表示,在首趟5点25分的巴士,“80%至90%的乘客都是常客。”
在这种情况下,乘客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能被发现。正因如此,卡马萨米去年9月才能注意到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
他忆述起去年9月,一名乘客在早上约5点40分左右在德曼花园上巴士。
在过去的一年多,他发现这名乘客每个礼拜都会乘坐巴士约三到四次。“从他的穿着,(我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在去上班的路上。我就是这样开始和他聊起天来的。”
原来这名每次在西海岸路第701座组屋下车的50多岁男乘客,是去洗肾的。
这名使用轮椅代步的乘客要下车的话,都会按专门为轮椅使用者设计的巴士车铃。
可是,有一天,这名乘客竟然连抵达目的地后也没按铃,车长顿时觉得事情不妙,便走向乘客查看情况,不料发现男子已经昏迷不醒。
他试图在巴士上找有医学背景的乘客帮忙时猛然想起,有一名喜欢坐在双层巴士顶层的常客是一名护士。
这名国大心脏中心的高级护士Jasmine Goh听见卡马萨米的呼叫,便赶来帮忙。她和其他几名乘客一起为昏迷不醒的男乘客进行心肺复苏术,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易塔通巴士公司职员Tan Kok Peng。(图:CNA/Grace Yeoh)
巴士车长偶尔也充当“闹钟”
另一名易塔通巴士公司职员Tan Kok Peng也负责驾驶143号巴士。52岁的他驾驶这个巴士路线已有约16年的时间了,而他不时也会充当乘客的“闹钟”。
他说:“因为我们是第一趟巴士,我们知道他们的行程。有时候在我们到达车站之前,我们就会提醒他们了。就好像如果他们不下来,你就知道他们睡着了。”
Tan Kok Peng的乘客不时也会给他东西吃,尤其是农历新年期间。他甚至在去年的农历新年,收到来自乘客们合约900元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