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士車長尚穆根·卡馬薩米(Shanmugam Kamasamy)。(圖:CNA/Grace Yeoh)
乘搭巴士上下班乃稀鬆平常之事。但對值大早班的巴士車長來說,他們同乘搭首趟巴士的乘客們,已經建立了一份獨特的破曉情誼。
就拿巴士車長尚穆根·卡馬薩米(Shanmugam Kamasamy)來說,他對乘客的習慣了如指掌,不僅記得他們上下車的地點,還知道他們最喜歡坐在哪個座位上。
39歲的易塔通(Tower Transit)巴士公司職員卡馬薩米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乘客有時候還會買食物和飲料給他,有一名年長女士偶爾也會刻意買小吃給他。
卡馬薩米之所以會和乘客有這麼密切的關係,是因為他過去兩年都負責從裕廊東駕駛143號巴士到大巴窯巴士車站。
他表示,在首趟5點25分的巴士,「80%至90%的乘客都是常客。」
在這種情況下,乘客的一舉一動都很容易能被發現。正因如此,卡馬薩米去年9月才能注意到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
他憶述起去年9月,一名乘客在早上約5點40分左右在德曼花園上巴士。
在過去的一年多,他發現這名乘客每個禮拜都會乘坐巴士約三到四次。「從他的穿著,(我可以看出)他並不是在去上班的路上。我就是這樣開始和他聊起天來的。」
原來這名每次在西海岸路第701座組屋下車的50多歲男乘客,是去洗腎的。
這名使用輪椅代步的乘客要下車的話,都會按專門為輪椅使用者設計的巴士車鈴。
可是,有一天,這名乘客竟然連抵達目的地後也沒按鈴,車長頓時覺得事情不妙,便走向乘客查看情況,不料發現男子已經昏迷不醒。
他試圖在巴士上找有醫學背景的乘客幫忙時猛然想起,有一名喜歡坐在雙層巴士頂層的常客是一名護士。
這名國大心臟中心的高級護士Jasmine Goh聽見卡馬薩米的呼叫,便趕來幫忙。她和其他幾名乘客一起為昏迷不醒的男乘客進行心肺復甦術,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易塔通巴士公司職員Tan Kok Peng。(圖:CNA/Grace Yeoh)
巴士車長偶爾也充當「鬧鐘」
另一名易塔通巴士公司職員Tan Kok Peng也負責駕駛143號巴士。52歲的他駕駛這個巴士路線已有約16年的時間了,而他不時也會充當乘客的「鬧鐘」。
他說:「因為我們是第一趟巴士,我們知道他們的行程。有時候在我們到達車站之前,我們就會提醒他們了。就好像如果他們不下來,你就知道他們睡著了。」
Tan Kok Peng的乘客不時也會給他東西吃,尤其是農曆新年期間。他甚至在去年的農曆新年,收到來自乘客們合約900元的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