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的手信中,“老成昌”算是新晋网红。而它的成长史,可以说是非常励志了。
1965年,郑宏坤的父亲郑炎昌在新加坡某个村落开了自己的蛋糕店,后来搬到组屋楼下开了“成昌西菓店”。因为郑老坚持选最好的原料,凡事都亲力亲为,收获超高人气。
成昌西菓店成为那一带的老字号店铺。
郑宏坤从小在店里受到熏陶,耳濡目染。在1995年,才24岁的郑宏坤,从老爸手中接过了这块30年的金字招牌。
这个店虽然人气很旺,但是在郑宏坤眼里却非常“土”,不摩登,不时尚,很多制作流程都不现代。所以,年轻气盛的他,想将老字号进行转型,让它走上更潮流的道路。
郑宏坤年轻时,改造爸爸的店
郑老看到自己儿子有这样一番抱负,甚是欣慰,大力支持这一决定。
BUT,命运貌似总爱捉弄年轻人,让人梦想落空。
因为经验不足,以及商业上的各种原因,郑宏坤改革后一年,蛋糕店就停业了,还欠下了几十万的外债。
为了还清债务,他不得不将店铺卖掉。当时,他就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再度打响“成昌”的品牌。
挫败之后,郑宏坤并没有荒废自己的手艺。他一边在别的店打工,一边钻研技能。他认为,想要把老爸的招牌发扬光大,就应该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精华。
他抓住机会参加了传统法式烘焙训练,学成之后,终于在西点行业闯出一番天地——
曾在法国巴黎著名高级食品百货馥颂(Fauchon)任职,也在新加坡本地高档餐厅 Les Amis 担任西点师傅。
还于 1996 年,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杯甜点大赛”中获得金牌,然后1997年代表新加坡参加全球比赛,获得第六名。
在 2001 年“世界名厨峰会”上摘下 Inniskillin Icewine 年度糕点师傅大奖……
后排左三
和电台90.5主持人:Denise Tan
1998 年创立了自己的 Baker's Inn;2004 年,该店更名为目前家喻户晓的Bakerzin 贝可津。(现在与该品牌没有关系了)
这一系列的认可,让他重拾信心,同时,也让他有勇气去实现年少时许下的心愿。所以,在2015年他创立了“老成昌”品牌,向同样是糕点师傅、烘焙行家的父亲致敬。
起初,老成昌只是在网上售卖,很多人网购将它作为伴手礼带给亲人。在这期间,很多人询问他们产品的细节,毕竟都很关心自己送的礼到底好不好~~为了让顾客买得放心,他把店开到了线下,眼见为实,还可品尝。
4个月之后,它却意外地成为了新加坡“新晋网红”手信,不少人慕名而来。
2018年1月,在游客必打call的克拉码头,开了第一家实体店
参加最近的亚洲美食展,向世界各地的食客展示新加坡品质。
连淘宝上也做起了代购。
这价钱,可比实体店高了近一倍哦,人气之旺
为了打响新加坡品牌,他们在很多细节上也很用心。
在新加坡这个地方,糕点也是分流派的。以最常见的蛋糕为例,父辈们流传下来的古早味蛋糕,强调口感的细腻绵软。但是以法式烘焙为代表的现代西点,则追求味道的“好吃”,好吃是非常多元化的一个概念。蛋糕的细腻绵软只是“好吃”的一个维度。原因是,新加坡的“古早”味糕点受台湾影响,究其源头,来自日本技术这一脉。
现代烘焙也更加重视优质食材的选用。比如牛油,认为法国牛油就比澳洲的牛油更好。老成昌追求现代烘焙技术和古早风格的结合,比如,食材上,他选用澳洲牛油。一般认为,澳洲牛油不如法国牛油出色,但是,他觉得澳洲牛油更能做出符合新加坡古早风味的的点心。
还比如,在口味上强调新加坡属性。老成昌将本地特有的沙爹、叻沙、肉干、麦片虾、肉骨茶和花茶等口味融入其中,让顾客将新加坡风味带向世界。
其次,在包装上也是煞费苦心。这个小小铁盒上的花纹,可都记录了新加坡的历史变迁。比如寓意种族和谐“甘榜精神系列”:
Changi 就是樟宜,别看现在那里有高大上的樟宜机场,以前可只是些小村落,人们也悠闲自得。
这个系列有以下4款:
重拾英式早茶时光的“殖民地系列”:
(Katong Breakfast 意为加东早餐,加东曾是茂密的椰子种植园,一些富裕的城市居民在周末时喜欢到此休闲。到了 20 世纪初期,这里发展为郊外一处住宅区,主要人口是受英文教育的中产阶级,包括土生华人和欧亚裔人。)
这个系列有以下4款:
庆祝新加坡成为花园城市的“狮城系列”:
(Botanic Flora 意为植物部落 ,彰显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属性)
这个系列,现有以下两款:
一家只是在组屋楼下生存的小店,到现在成为时尚手信走向世界,“老成昌”是一个少年的奋斗情怀,也是一个新加坡品牌的精彩蝶变。
新加坡眼,带你看新加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kanxinjia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