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最近对如何定义入职准备,以及他们认为哪些特质对毕业生最有帮助开展了深入研究调查。

15名雇主来自教育、科技、制造、工程行业,以及非盈利领域的人事部代表和企业老板;
9名大学生就读教育学、社会科学和工程;
8名大学讲师/教授是教育、体育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的教授和职业咨询人员。
在雇主、大学生、大学讲师/教授这三个群体中,不同群体对于必要特质的想法不尽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受访者都把敬业精神列入了毕业生应具备的10大特质。不过,雇主把这项特质放在了第一位,大学生和教授分别列在第七和第五位。
经验也是求职较为看重的重点,在3个群体中都排在靠前的位置,相比雇主更在乎学习能力,师生更看重学科知识,毕竟对比师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人生道路更加长远,终身学习的也更多。
毕业生就业数据
数据统计,去年有93.8%的毕业生在毕业后半年内找到工作,略低于前年的94.4%,其中也包括兼职和自由业工作。

另外,在12100名参与调查的已经受雇的毕业生和积极求职者中,在毕业后半年内找到全职工作的人增至去年的87.5%,是过去五年来的新高。(2018年为81.2%,2019年是81.7%,2020年有69.8%,2021年为84%)


在新加坡众多行业紧缺人才的状况下,毕业生又该做好怎样的准备,来迎接职场生活呢?
给毕业生迎接职场生活的建议
01 视野放眼全球
根据专家的观点,年轻的新加坡人面临的挑战不是与其他新加坡人竞争,而是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就业机会。他们需要参与国际网络研讨会和课程,深入了解全球体系的运作方式;学习编码或网络媒体等技能,这些技能能够跨越国界和行业的限制。
另外,年轻人可以参加国际青年毕业生团体,建立人脉关系。他们应该积极寻找远程实习和工作机会,在其他国家拓展自己的视野。他们可以考虑从事企业家、社交网红、数字营销或创意行业等能够让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职业。
02 做好职业规划
此外,专家建议年轻求职者要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如果只是为了找到工作而随便选择一家企业,并且打算短期内离职,那么他们应选择能够提升简历价值的工作。
只要能够学到有用的技能,积累宝贵的经验,就会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如果选择不采取行动,那么找到好工作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
03 在工作中积极学习
当年轻毕业生在职场面临困难时,专家建议他们要积极适应并克服当前的挑战。
疫情的突然爆发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不确定性,尤其是对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就业问题成为了一大困扰。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他们拥有年轻的优势资本,意味着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前面临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最终会被克服。
04 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提升专业能力是应对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关键。对于优秀的个人来说,这些数据并不会对他们产生太大影响。因此,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将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保障。
在校期间,要确保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长远的眼光,这样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选择。同时,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