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这展现了唐代“国际化”面貌,也佐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最大赢家新加坡
2002年,中国文物界得知了黑石号的消息,高度关注。扬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湖南博物馆等文博纷纷提出了购买意向,但黑石号打捞文物开价4000万美金,并提出宝藏必须整体购买。这一要求让许多博物馆不得不放弃购买计划。
2005年,新加坡酒店业富豪邱德拔的后人捐出巨款,协助圣淘沙休闲集团筹资购买。以3600万美金购得的这批珍贵文物,目前均为新加坡政府所有,现存放于亚洲文明博物馆。它们首次面向公众展示是在2011年2月19日至7月31日,地点是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

除了文物,由新加坡和阿曼政府同比例复建“黑石号”的“马斯喀特宝石号”也停泊于圣淘沙海事博物馆,供人学习与观赏。

(“马斯喀特宝石号”抵达新加坡)
最为特殊的是,这艘船还是按照原始的技术复建:没有一颗铁钉,纯手工缝制。它几乎靠纯风力航行,历时5个月后,于2010年6月到新加坡。
黑石号沉船的发现极具历史意义。它是同一地点,一次性发现的装载唐代文物数量最为庞大的沉船。这些文物被称为“唐代宝藏”,为研究唐代中国和中东之间的贸易路线(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新的资料。
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古船”还是“唐代宝藏”,它们都在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