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聚合支付,拥挤的赛道
“我们做聚合支付,是一站式的综合支付解决方案。”新兴市场跨境支付品牌PayerMax东南亚业务的负责人告诉霞光社。“东南亚支付比国内复杂多了,一个国家可能就有十几二十种常见的支付方式,对出海企业来说理解成本非常高。我们把这些支付方式整合到一起,对于东南亚海外业务收款非常方便。”
这种“整合服务”式的支付出海模式,在东南亚支付出海中十分常见。
“类似于我们在国内,当你向一个商家付款的时候,有个二维码,那个二维码既支持微信,也支持支付宝,也支持银行卡。”服务中小企业出海的全球支付品牌PingPong告诉霞光社,“但东南亚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电子钱包,于是跨境支付时就需要提供类似组合收付款的服务。”
PingPong之前主要服务于欧美成熟市场,这几年也在东南亚新兴市场进行了合规经营和本地化布局。这也是中国支付服务出海东南亚的主要模式之一,他们的业务就包括提供这样的组合收付款服务支持。
“让社交软件出海研发者、游戏发行去跟当地钱包运营商一家一家对接,完全是不现实的。支付对大家来说只是一个工具,出海企业精力应该更多花在业务上。”PayerMax东南亚业务的负责人说。
东南亚出海市场广阔,互联网飞速发展且有着大量的年轻人口,线上社交和消费欲望双高,对于国内互联网和电商出海来说是肉眼可见的沃土。东南亚各国的游戏、社交、直播等泛娱乐出海应用排行榜,几乎被中国产品“霸榜”。

图源:SensorTower
然而与此同时,大批出海企业在东南亚多多少少都会面临线上支付的问题。例如东南亚社交游戏出海行业,运营方需要解决东南亚本地用户在APP里消费的问题,如何付钱,如何出款。
尤其是东南亚许多国家资金受管制,出海企业通常无法在每一个国家都设立公司、开账户、对接本地钱包,这些无形中增加了出海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所以许多出海企业都倾向于选择中国支付服务商提供的组合收款模式,直接转换成熟悉的币种。
以出海印尼市场的收款流程为例,当出海平台在印尼收到当地人付款的印尼盾,无论是充值还是货款,都需要依靠支付服务商在全球银行网络迅速找到最优的人民币兑印尼盾汇率报价,将印尼盾兑换成人民币。其中既要注意避免外贸收款环节的汇兑风险,还需要尽量加快资金的到账时间。
这对于许多出海企业来说,正是“惊险的一跃”。
正致力于布局东南亚的支付公司PingPong告诉霞光社:“由于涉及资金跨境,对于所有跨境电商和外贸企业而言,可能会面临资金回路不确定等风险。”所以对于出海企业来说,选择支付服务商必须慎之又慎。
随着需求的增加,针对出海企业支付服务的赛道也在日渐拥挤。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霞光社,在东南亚搭建一个本地化的支付品牌其实并不容易。“看起来简单的‘线上收银台’背后,其实有包括在当地设立主体,拿到牌照,组建落地团队等非常繁杂的工作,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其实在于本地化的投入。”
PayerMax东南亚业务负责人告诉霞光社:“整个收银台的设计,包括语言等等都要符合本地用户的习惯。”PayerMax在泰国的本地团队就重新设计了收银台界面,把使用更广泛的支付方式排列次序提前。“要根据每个东南亚国家用户支付习惯的不同去调整策略,有些国家用户在支付时需要给到更多的完整信息,而有些国家用户更喜欢简单、直白的操作路径。”
Karen也提到了东南亚支付出海本地化的难点:“东南亚各国政策以及国民文化习俗有很大不同。例如印尼和马来西亚有很大的穆斯林人口,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比如每天都要祈祷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本地团队开发的速度和当地市场营销策略。”
为了在越来越“卷”的赛道中提升竞争力,除了搭建本地团队、整合本地资源、推出本地化服务方案等方式外,市场服务类型也从早年间贸易收款的单一服务,发展到先买后付以及更广泛的货币和金融服务。
PingPong也提到了提升本土化竞争力的另一路径:“从物流仓储、ERP、品牌营销等关键难题入手,减少出海东南亚的本地化阻力。”他们已经和baitube、Cstar等本地MCN机构,还有本地ERP企业BigSeller合作,进一步整合上下游服务的资源。
随着与东南亚有所交集的跨国贸易越来越多,整个东南亚在线支付圈子中的玩家愈发多样化。
赛道中不仅挤著中资背景服务商,还涌入了大量欧美、东亚的公司,甚至支付品牌服务商中也涌入了大量初创企业,以致于许多老牌的支付服务公司都感受到了压力。事实上,拥挤的赛道意味着他们需要从更多方面下手,只有坚持本地化深耕,赶上飞速发展的东南亚支付趋势,才能保有长久的竞争力。
(感谢“霞光社”授权“看南洋”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