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就业准证(EP)的优势】(二)获得新加坡永居身份(PR)及全家移民

2023年04月20日   •   3420次阅读

作为一个小而多元化的国家,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移民的热门目的地之一。新加坡有着开放和包容的社会,并且欢迎来自全球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事实上,移民和外籍劳动力在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推动多元化和包容性政策,为外籍人士提供公平和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例如,新加坡有一个完善的移民政策和劳动法律,以确保外籍劳动力得到合理的薪酬、工作条件和保障。此外,新加坡也为外籍居民提供了很多社会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教育、住房和就业机会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很多人都将新加坡作为移民的首选地。

移民新加坡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新加坡就业准证(EP),新加坡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是新加坡人力部(MOM)设置的给外国专业人员(管理、行政或专业工作)提供的最高级别工作准证。我们推荐大多数想到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专业人士申请新加坡就业准证(EP),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甚至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家在申请EntrePass之前先申请就业准证(EP)。因为就业准证(EP)资格更侧重于申请人个人的资格条件,而不是支持公司的资格条件。

此外,新加坡就业准证(EP)允许持有人通过家属准证(Dependant's Pass,DP)或长期访问准证(Long-Term Visit Pass,LTVP)将他们的家人带到新加坡。新加坡就业准证的持有人也有资格申请新加坡永久居留权,因此新加坡就业准证是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R)的良好途径。

01

一、新加坡就业准证(EP)有资格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R)

根据新加坡移民与关卡署(ICA)的规定,持有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 EP)的外籍人士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简称 PR)。虽然EP持有人也可以在新加坡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EP持有人可以通过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PR)的方式享受更多的权利及福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民。

1.什么是新加坡永久居民(PR)?

新加坡永久居民(PR)是指已被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 授予新加坡永久居留(PR) 身份的人。他们不是完全的新加坡公民,但有权享受新加坡公民的部分福利。

拥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权 (Singapore PR) 身份,他/她和他们的家人将有权像普通新加坡公民一样生活、工作和融入新加坡社会。他/她将享受进出新加坡的自由,无需额外的签证和通行证。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PR) 还可以为其子女提供政府教育选择,并且在新加坡境内获得更多就业和职业的机会而无需任何工作准证,他们还可以通过中央公积金(CPF)享受政府的财政和税务优惠,以及通过当地银行获得住房贷款的便利性。

2.新加坡就业准证(EP)怎么样转新加坡永久居民(PR)?

任何持有就业准证或S准证在新加坡工作的人,都可以向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1CA)提交永久居留居民(PR)申请。申请人可在申请书包括配偶及其在合法婚姻所生或已被其合法收养的21岁以下的未婚子女。一般情况下,EP持有人在持有EP签证两年后,可以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PR)。

所有永久居留申请都必须使用电子服务在线提交。申请人可以在线输入申请详情,也可以离线下载并填写公关申请表,然后再在线提交。如果您是以下人士,您可以使用有效的Singpass账户在线提交永久居民申请:

①为您的配偶或21岁以下未婚子女申请永久居留权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留权人; ②为年迈父母申请永久居民的新加坡公民; ③为自己和配偶或21岁以下未婚子女申请 PR 的就业准证(EP)或S准证持有人。

新加坡就业准证(EP)转新加坡永久居民(PR)所需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文件需要提供英文版本,如果文件不是英文,则需要提供经过认证的英文翻译件。

①有效期不少于6个月的有效旅行证件及载有个人资料和官方描述的护照页; ②就业准证(EP)或S准证; ③身份证(如适用); ④显示父母双方姓名的出生证明或显示父母双方姓名的正式户口簿或家庭登记册; ⑤投票契据或更改名字的证明书(如适用); ⑥最高学历证书(包括所有高等教育资格证书)、成绩单、专业执照/会员证书和职业行业证书; ⑦前雇主的证明书,列明受雇性质及任职期限,以及最近支取的基本薪金(如有); ⑧最近6个月的工资单; ⑨前雇主的证明信,说明雇佣日期,职位,过去6个月的月薪,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和每月津贴。寄给移民事务总监的信函应在提交之日起1个月内发出; ⑩附录1(PR-PTS),是同意ICA获取和核实与此申请有关的财务信息(此表格可于Singpass登入后开始申请前下载); ⑪(适用于自雇人士)载有合伙人姓名的有效商业登记证;及 ⑫(适用于自雇人士)与你的工作相关的职业许可证(如摊位许可证、营业执照、地产代理许可证)。

如果您已结婚,则需要提供以下附加文件: ①正式结婚证; ②离婚证明书(如有的话); ③关于你的前一段婚姻孩子的监护权文件(如有) ④配偶的最高学历证书(包括所有高等教育资格证书)、成绩单、专业执照/会员证书和职业行业证书。

如果您的申请书中包括您配偶的申请,则需要提交以下附加文件:

①配偶的有效旅行证件连同有效入境通行证及载有个人资料及官方描述的护照页; ②显示配偶父母双方姓名的配偶的出生证明; ③配偶的投票契据或更改姓名证明书(如适用); ④配偶的身份证(如适用);及 ⑤死亡证明或离婚证明及关于你配偶的前一段婚姻的子女抚养权证明(如果有的话)。

如果您的申请书中包括您孩子的申请,则需要提交以下附加文件:

①儿童的有效旅行证件,连同有效入境通行证及载有个人资料及官方描述的护照页; ②显示孩子和父母姓名的孩子的出生证明; ③儿童的领养文件(如适用); ④儿童的投票契约或更改姓名的证明书(如适用)。

02

新加坡就业准证(EP)可实现全家移民

根据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ICA)的规定,持有就业准证(EP)的外籍人士可以为其配偶和未满21岁的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家属准证允许家属在新加坡合法居留,并且持有DP的子女可以在新加坡公立学校就读。在获得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ce,简称PR)后,持有家属准证(DP)的子女可以申请成为华侨生,返回中国参加高考。

1.如何通过新加坡就业准证(EP)实现全家移民?

当EP持有人的月薪达到6000新币以上时,可以由其雇主为合法结婚的配偶和21周岁以下未婚子女(包括合法收养的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 当EP持有人的月薪达到6000新币以上时,可以由其雇主为普通法配偶、21岁及以上未婚残疾子女及未满 21 岁的未婚继子女申请长期访问准证(LTVP)。

当EP持有人的月薪达到1.2万新币以上,可以由其雇主可以为父母申请长期访问准证(LTVP)。

EP持有人申请家属准证(DP)所需文件:

根据您申请的家庭成员,您可能需要提交其他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核您的申请时,新加坡人力部(MOM)可能会要求您提供其他文件,并且对于非英文文件,您必须将原始文件连同英文翻译作为1个文件上传。翻译可以由翻译服务提供商完成。

EP持有人申请长期访问准证(LTVP)所需文件

您需要随长期访问准证申请一起提交文件,例如护照详细信息和出生证或结婚证的复印件,您还需要候选人护照的个人资料页来申请长期访问准证 (LTVP)。根据您申请的家庭成员,您可能需要提交其他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核您的申请时,新加坡人力部(MOM)可能会要求您提供其他文件,并且对于非英文文件,您必须将原始文件连同英文翻译作为1个文件上传。翻译可以由翻译服务提供商完成。

03 EP准证持有人的孩子可以以华侨生的身份参加华侨联考

在前文,我们提到过当外籍人士持有新加坡就业准证(EP)时,他们可以为其配偶和未满21岁的子女申请家属准证(DP)。持有家属准证的家属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居留,还可以在新加坡公立学校就读,但是需要缴纳相应的学费。在获得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ce,简称PR)后,持有家属准证(DP)的子女可以申请成为华侨生,返回中国参加高考或华侨联考。华侨生联考一直被认为是通往只用过985/211名校的绿色通道,这是因为其考试内容简单、录取分数低、录取率高,本科批次录取率为80.73%。

1.什么是华侨联考?

华侨生联考,即“华侨港澳台高招联考”,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这是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也是港澳台侨学生报考内地大学的主要途径。以满足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内地读大学的机会。

华侨联考由中国教育部统一管理,教育部设有专门办公室。港澳台联招考试可以报考全国超300所大学,考试模式是参考内地高考所制定,但是港澳台联招有独立制定的考核的科目及范围,考试由预报名、填报志愿,到录取程序,全部在网上进行。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可以直接升读内地大学成为大学本科或预科生,录取率大约为50%(包括本科和预科)。

2.华侨联考报考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度(须为学历教育)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 (以下简称全国联招) : ①港澳地区考生,具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②台湾地区考生,具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③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④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 (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