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小而多元化的國家,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全球移民的熱門目的地之一。新加坡有著開放和包容的社會,並且歡迎來自全球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們。事實上,移民和外籍勞動力在新加坡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新加坡政府一直在推動多元化和包容性政策,為外籍人士提供公平和平等的機會和待遇。例如,新加坡有一個完善的移民政策和勞動法律,以確保外籍勞動力得到合理的薪酬、工作條件和保障。此外,新加坡也為外籍居民提供了很多社會服務,包括醫療保健、教育、住房和就業機會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很多人都將新加坡作為移民的首選地。
移民新加坡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新加坡就業准證(EP),新加坡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是新加坡人力部(MOM)設置的給外國專業人員(管理、行政或專業工作)提供的最高級別工作準證。我們推薦大多數想到新加坡工作和生活的專業人士申請新加坡就業准證(EP),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甚至建議符合條件的企業家在申請EntrePass之前先申請就業准證(EP)。因為就業准證(EP)資格更側重於申請人個人的資格條件,而不是支持公司的資格條件。
此外,新加坡就業准證(EP)允許持有人通過家屬准證(Dependant's Pass,DP)或長期訪問准證(Long-Term Visit Pass,LTVP)將他們的家人帶到新加坡。新加坡就業准證的持有人也有資格申請新加坡永久居留權,因此新加坡就業准證是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R)的良好途徑。

01
一、新加坡就業准證(EP)有資格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PR)
根據新加坡移民與關卡署(ICA)的規定,持有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 EP)的外籍人士可以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簡稱 PR)。雖然EP持有人也可以在新加坡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是EP持有人可以通過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的方式享受更多的權利及福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移民。
1.什麼是新加坡永久居民(PR)?
新加坡永久居民(PR)是指已被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ICA) 授予新加坡永久居留(PR) 身份的人。他們不是完全的新加坡公民,但有權享受新加坡公民的部分福利。
擁有新加坡永久居留權 (Singapore PR) 身份,他/她和他們的家人將有權像普通新加坡公民一樣生活、工作和融入新加坡社會。他/她將享受進出新加坡的自由,無需額外的簽證和通行證。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PR) 還可以為其子女提供政府教育選擇,並且在新加坡境內獲得更多就業和職業的機會而無需任何工作準證,他們還可以通過中央公積金(CPF)享受政府的財政和稅務優惠,以及通過當地銀行獲得住房貸款的便利性。

2.新加坡就業准證(EP)怎麼樣轉新加坡永久居民(PR)?
任何持有就業准證或S准證在新加坡工作的人,都可以向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1CA)提交永久居留居民(PR)申請。申請人可在申請書包括配偶及其在合法婚姻所生或已被其合法收養的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一般情況下,EP持有人在持有EP簽證兩年後,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
所有永久居留申請都必須使用電子服務在線提交。申請人可以在線輸入申請詳情,也可以離線下載並填寫公關申請表,然後再在線提交。如果您是以下人士,您可以使用有效的Singpass帳戶在線提交永久居民申請:
①為您的配偶或21歲以下未婚子女申請永久居留權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留權人; ②為年邁父母申請永久居民的新加坡公民; ③為自己和配偶或21歲以下未婚子女申請 PR 的就業准證(EP)或S准證持有人。



新加坡就業准證(EP)轉新加坡永久居民(PR)所需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文件需要提供英文版本,如果文件不是英文,則需要提供經過認證的英文翻譯件。
①有效期不少於6個月的有效旅行證件及載有個人資料和官方描述的護照頁; ②就業准證(EP)或S准證; ③身份證(如適用); ④顯示父母雙方姓名的出生證明或顯示父母雙方姓名的正式戶口簿或家庭登記冊; ⑤投票契據或更改名字的證明書(如適用); ⑥最高學歷證書(包括所有高等教育資格證書)、成績單、專業執照/會員證書和職業行業證書; ⑦前僱主的證明書,列明受僱性質及任職期限,以及最近支取的基本薪金(如有); ⑧最近6個月的工資單; ⑨前僱主的證明信,說明僱傭日期,職位,過去6個月的月薪,包括基本工資、加班費和每月津貼。寄給移民事務總監的信函應在提交之日起1個月內發出; ⑩附錄1(PR-PTS),是同意ICA獲取和核實與此申請有關的財務信息(此表格可於Singpass登入後開始申請前下載); ⑪(適用於自僱人士)載有合伙人姓名的有效商業登記證;及 ⑫(適用於自僱人士)與你的工作相關的職業許可證(如攤位許可證、營業執照、地產代理許可證)。
如果您已結婚,則需要提供以下附加文件: ①正式結婚證; ②離婚證明書(如有的話); ③關於你的前一段婚姻孩子的監護權文件(如有) ④配偶的最高學歷證書(包括所有高等教育資格證書)、成績單、專業執照/會員證書和職業行業證書。
如果您的申請書中包括您配偶的申請,則需要提交以下附加文件:
①配偶的有效旅行證件連同有效入境通行證及載有個人資料及官方描述的護照頁; ②顯示配偶父母雙方姓名的配偶的出生證明; ③配偶的投票契據或更改姓名證明書(如適用); ④配偶的身份證(如適用);及 ⑤死亡證明或離婚證明及關於你配偶的前一段婚姻的子女撫養權證明(如果有的話)。

如果您的申請書中包括您孩子的申請,則需要提交以下附加文件:
①兒童的有效旅行證件,連同有效入境通行證及載有個人資料及官方描述的護照頁; ②顯示孩子和父母姓名的孩子的出生證明; ③兒童的領養文件(如適用); ④兒童的投票契約或更改姓名的證明書(如適用)。

02
新加坡就業准證(EP)可實現全家移民
根據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ICA)的規定,持有就業准證(EP)的外籍人士可以為其配偶和未滿21歲的子女申請家屬准證(DP)。家屬准證允許家屬在新加坡合法居留,並且持有DP的子女可以在新加坡公立學校就讀。在獲得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ce,簡稱PR)後,持有家屬准證(DP)的子女可以申請成為華僑生,返回中國參加高考。

1.如何通過新加坡就業准證(EP)實現全家移民?
當EP持有人的月薪達到6000新幣以上時,可以由其僱主為合法結婚的配偶和21周歲以下未婚子女(包括合法收養的子女)申請家屬准證(DP)。 當EP持有人的月薪達到6000新幣以上時,可以由其僱主為普通法配偶、21歲及以上未婚殘疾子女及未滿 21 歲的未婚繼子女申請長期訪問准證(LTVP)。
當EP持有人的月薪達到1.2萬新幣以上,可以由其僱主可以為父母申請長期訪問准證(LTVP)。

EP持有人申請家屬准證(DP)所需文件:
根據您申請的家庭成員,您可能需要提交其他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審核您的申請時,新加坡人力部(MOM)可能會要求您提供其他文件,並且對於非英文文件,您必須將原始文件連同英文翻譯作為1個文件上傳。翻譯可以由翻譯服務提供商完成。
EP持有人申請長期訪問准證(LTVP)所需文件
您需要隨長期訪問准證申請一起提交文件,例如護照詳細信息和出生證或結婚證的複印件,您還需要候選人護照的個人資料頁來申請長期訪問准證 (LTVP)。根據您申請的家庭成員,您可能需要提交其他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審核您的申請時,新加坡人力部(MOM)可能會要求您提供其他文件,並且對於非英文文件,您必須將原始文件連同英文翻譯作為1個文件上傳。翻譯可以由翻譯服務提供商完成。
03 EP准證持有人的孩子可以以華僑生的身份參加華僑聯考
在前文,我們提到過當外籍人士持有新加坡就業准證(EP)時,他們可以為其配偶和未滿21歲的子女申請家屬准證(DP)。持有家屬准證的家屬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居留,還可以在新加坡公立學校就讀,但是需要繳納相應的學費。在獲得永久居民身份(Permanent Residence,簡稱PR)後,持有家屬准證(DP)的子女可以申請成為華僑生,返回中國參加高考或華僑聯考。華僑生聯考一直被認為是通往只用過985/211名校的綠色通道,這是因為其考試內容簡單、錄取分數低、錄取率高,本科批次錄取率為80.73%。
1.什麼是華僑聯考?
華僑生聯考,即「華僑港澳台高招聯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台地區學生考試》。這是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台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也是港澳台僑學生報考內地大學的主要途徑。以滿足海外華僑及港澳台學生回祖國內地接受高等教育的願望,為他們提供內地讀大學的機會。
華僑聯考由中國教育部統一管理,教育部設有專門辦公室。港澳台聯招考試可以報考全國超300所大學,考試模式是參考內地高考所制定,但是港澳台聯招有獨立制定的考核的科目及範圍,考試由預報名、填報志願,到錄取程序,全部在網上進行。成績達到要求的考生,可以直接升讀內地大學成為大學本科或預科生,錄取率大約為50%(包括本科和預科)。

2.華僑聯考報考要求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且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度(須為學歷教育)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普通高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 (以下簡稱全國聯招) : ①港澳地區考生,具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和香港或澳門居民身份證; ②台灣地區考生,具有《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台灣居民居住證》和在台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 ③華僑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須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2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其中考生本人須在報名前2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 ④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 (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且考生本人在報名前5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的,也可參加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