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注册公司须知】新加坡KYC(了解您的客户)简介(三)

2024年12月30日   •   5985次阅读

在新加坡,金融机构受到严格的监管,以维护金融系统的完整性并防止非法活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有提供基金服务的企业都必须定期执行KYC(了解您的客户)、CFT(打击恐怖主义融资)和AML(反洗钱)检查。这些措施是客户尽职调查流程的关键部分,旨在收集客户信息并评估潜在的洗钱风险。

本文我们将深入探讨新加坡KYC(了解您的客户)的基本概况,这是金融机构用来验证客户身份和评估风险的重要程序。

什么是KYC

在新加坡,KYC是指了解客户身份和背景的程序。由于新加坡的公司注册、合并和收购流程相对简便,这可能导致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风险增加。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理局(ACRA)和国际监管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和评级系统。金融机构通过它来核实客户身份、评估和监控风险。通过在账户创建时验证客户的身份和意图,金融机构能够监控交易模式,更有效地识别可疑活动。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监管下的KYC要求始于2007年颁布的《防止洗钱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法律。该法律要求金融机构验证以下客户信息:

全名;

别名;

律师或公证人认证的身份证件号码;

居住地址;

出生日期;

国籍;

经过独立验证的电话号码;

电话确认的就业状况(需获得同意);

薪资详情的证明(最近的银行对账单);

使用新加坡银行的支票进行初始存款。

验证可以通过电子或实体文件以及独立数据源(如相关数据库)完成。与其他国家和金融机构的做法不同,新加坡金融机构在开立账户前确立了内部政策、程序和控制,并设置了适当的限制,无需在完成对客户和实益所有人身份的验证前完成KYC验证。

为了加强对企业的尽职调查,ACRA自2015年起要求所有注册公司通过KYC认证,所需信息包括公司全名、董事、股东和最终受益人的身份证明、公司董事会决议、注册证书副本、业务简介副本和并购协议副本。许多金融机构认为ACRA认证非常彻底,可以作为内部KYC要求的身份证明,适用于多个司法辖区。

实施KYC的目的

新加坡政府认识到金融机构和企业可能被欺诈者和恐怖分子滥用。如果未进行尽职调查,这些个人可能会利用金融机构和企业进行腐败、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活动,从而损害经济、受害者、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诚信。因此,新加坡将客户尽职调查视为保护这些利益的关键措施,并在打击恐怖主义融资和洗钱方面依赖于这一过程。

新加坡的法律要求组织实施KYC框架,使其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法规的执行旨在防止身份盗窃、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犯罪活动,并保护客户免受可能的财务欺诈。KYC还有助于风险管理,对于防止欺诈和其他非法金融活动至关重要。通过KYC,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用于洗钱,并对企业施加法律约束,以保护消费者免受不公平待遇。

在全球范围内,KYC监管越来越严格,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都明确了对KYC的要求和授权。新加坡已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全球KYC法规最严格的国家之一。

在筹资和并购项目中,KYC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它保护所有参与者的利益,包括公司、投资者和投资公司的商业利益。特别是在涉及大额资金的情况下,遵守KYC政策可以降低与特定客户的业务安排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尽管严格的KYC检查可能有些繁琐,但它有助于创造一个安全和值得信赖的商业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