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新加坡中小学教育很轻松,孩子们只用上半天课,这是中国学生梦寐以求的课程安排。但实际上,就因为小六会考事关重大,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也被家长安排了各类补习班。

甚至在新加坡还发展出一类特别的辅导机构,专门为父母们开放,学习内容就是孩子们的小学课程。这些操心的家长希望回家后能更好的辅导孩子。BBC曾报道过这类机构的收费,4天课程得花费家长们500新元。

这些操心的父母们还有个专有名词叫“Kiasu”(怕输),网站Kiasu Parents(怕输父母)也是特别红火,家长们互相交流教育心得、考试秘笈。

新加坡小六会考评分目前仍然沿用让人迷惑的T-score计算(T-score即将在2021年步入历史),让家长对于孩子的实际分数摸不清头绪,更增加了焦虑情绪。

官方早就提供了T-score的计算方法,其中x就是学生的单科分数,m是参加该门考试所有学生的平均分,s则是标准方差,将几门课程的T-score加起来就得到了小六会考的最终T-score。

我们以前读书都是卷面得了多少分,就是最终分数,这可能会造成一个弊端:一旦某一科的考题特别难,就会有大量的人不及格。

采用T-score,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毕竟考题难大家得分低,平均分自然也低,最后出来的分数跟往年并不会有太大差别。考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数,知道自己在全国考生中的大概水平。
不管是T score,还是将要从2021年开始推行的类似于O水准、A水准的等级制,都是换汤不换药的政策,毕竟学生还是要靠参加一场又一场考试,来获得一张进入更好学校的门票。

小六会考应不应该进行分流?这是新加坡教育界人士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只能说,分流对于有能力的人是机遇,而对于没有能力的人是恶梦。
再上一张新加坡教育分流导致的人生殊途给大家感受一下酸爽:

这个世界恐怕永远也做不到资源绝对平均,那么考试分数,也许是唯一看起来最公平的衡量标准。

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能获得满意的成绩进入心仪的学校。


接下来,红领巾会继续和大家唠唠
“新加坡教育那些事儿”
关于新加坡教育
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欢迎留言给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