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新加坡中小學教育很輕鬆,孩子們只用上半天課,這是中國學生夢寐以求的課程安排。但實際上,就因為小六會考事關重大,孩子們的課餘時間也被家長安排了各類補習班。

甚至在新加坡還發展出一類特別的輔導機構,專門為父母們開放,學習內容就是孩子們的小學課程。這些操心的家長希望回家後能更好的輔導孩子。BBC曾報道過這類機構的收費,4天課程得花費家長們500新元。

這些操心的父母們還有個專有名詞叫「Kiasu」(怕輸),網站Kiasu Parents(怕輸父母)也是特別紅火,家長們互相交流教育心得、考試秘笈。

新加坡小六會考評分目前仍然沿用讓人迷惑的T-score計算(T-score即將在2021年步入歷史),讓家長對於孩子的實際分數摸不清頭緒,更增加了焦慮情緒。

官方早就提供了T-score的計算方法,其中x就是學生的單科分數,m是參加該門考試所有學生的平均分,s則是標準方差,將幾門課程的T-score加起來就得到了小六會考的最終T-score。

我們以前讀書都是卷面得了多少分,就是最終分數,這可能會造成一個弊端:一旦某一科的考題特別難,就會有大量的人不及格。

採用T-score,就可以有效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畢竟考題難大家得分低,平均分自然也低,最後出來的分數跟往年並不會有太大差別。考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分數,知道自己在全國考生中的大概水平。
不管是T score,還是將要從2021年開始推行的類似於O水準、A水準的等級制,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政策,畢竟學生還是要靠參加一場又一場考試,來獲得一張進入更好學校的門票。

小六會考應不應該進行分流?這是新加坡教育界人士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
只能說,分流對於有能力的人是機遇,而對於沒有能力的人是惡夢。
再上一張新加坡教育分流導致的人生殊途給大家感受一下酸爽:

這個世界恐怕永遠也做不到資源絕對平均,那麼考試分數,也許是唯一看起來最公平的衡量標準。

最後祝願所有的孩子和家長都能獲得滿意的成績進入心儀的學校。


接下來,紅領巾會繼續和大家嘮嘮
「新加坡教育那些事兒」
關於新加坡教育
你還有什麼想知道的
歡迎留言給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