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我們了解了新加坡小學教育的基本體系和課外活動(打開新加坡教育的正確方式之小學篇1.0),這次我們來聊聊新加坡精英教育體系的核心:始於小學的分流制度。
提到新加坡的教育體制,最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就是「streaming」,中文意思是 「分流」。教育理念指導著教育體制的設計,「分流」的教育體制體現了新加坡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

新加坡的教育理念相信人的稟賦資質不同,教育制度應通過差異化的設計 「讓最聰明的學生不被拖後腿,讓落後一些的學生也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教育體制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髮現他們的天賦,實現他們的潛力。

新加坡學生的第一次分流是相對比較隱蔽的GEP高才班考試。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一直就在備受爭議中勇往直前的奔跑著;而爭議中的爭議——高才班,新加坡人俗稱天才班,更是在激流中勇進著,大部分家長是一邊詬病它,一邊又無限神往著自己的孩子能進入天才班學習。

下面就專門來說道說道這個令人愛恨糾纏的GEP高才班考試及學習。
高才班簡介
高才班選拔考試(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簡稱GEP),也有人稱為天才班。高才班每年錄取大概500名學生,錄取率只有1%左右。選出的學生可以在新加坡最好的9間小學中選擇一間就讀,而在4-6年級的教育中所學習的教材和教育方法會和其他學生有很多的不同。
有開設GEP課程的小學如下圖

高才班考試詳解
GEP考試也被稱為新加坡最神秘的考試, 據說即使在教育界工作幾十年的高級教師, 也無緣見到真正的第二輪考試的試卷,因為第二輪考試都是教育部的人親自監考, 全部答題紙由計算機批改, 試卷及時銷毀, 沒有真題流出,保證了考試的公平和科學性。

GEP考試在每年分兩輪進行,對象是所有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高才班考試時間表:(每年的具體時間略有不同,大致時間點相同,僅供參考)
時間
事件
1月底
家長會收到MOE關於GEP考試的信件, 告知今年GEP的考試時間
7月底
家長會收到GEP考試的確認信, 即同不同意參加GEP screening Test
8月26日
GEP Screening Test, GEP第一輪考試 考試課程:
9:00 a.m.- 10.15 AM. (1 hr 15 min)英文
11.00a.m.- 12.30 PM (1 hr 30 min) 數學
10月4日
GEP 第一輪考試結果發布
10月13,14日
GEP Selection Test,GEP第二輪考試 考試課程:
第一天
09.00 AM - 10.10 AM ( 1 h 20 min ) 英文
11.00 AM - 12.30 PM (1 hr 30 min) 綜合技能 I
第二天
09.00 AM - 10.35 AM ( 1 h 35 min ) 數學
11.20 AM - 12.15 PM ( 55 min ) 綜合技能 II
10月31日~11月1日
GEP 第二輪考試結果發布
11月4日
GEP briefing for parents and pupils at NUSH, 並交擇校志願。
11月11日
擇校志願截止日
11月25日
擇校結果發布
第一輪考英語數學兩門,涵蓋教育部大綱上所列前三年的內容,目的是考察基本知識掌握是否紮實,這輪考試中最好的十分之一有資格參加下一輪
GEP考試通知信

能通過十選一的學生,也算不錯的學生了,因為GEP考試的含金量很高,即使過不了下一輪,家長也可以嘗試憑藉這個成績把孩子轉到更好的學校去,成功率會很高的。

第二輪考試(EP Selection Test)一般在十月中旬進行, 所有考生集中在全國5-8個考點, 由教育部專門派人監考。
不用說,這一輪的考試會很難,英語中的一些詞是小學畢業會考PSLE中的詞彙,數學題目的範疇會超出小學三年級的大綱,綜合能力測試I和II就是我們常說的智商測試,前者偏向語言文字類,後者偏重數字和圖形,也有二者結合起來的。

高才班錄取
錄取通知書大概在第二輪考試後的3-4個星期內公布,為了避免攀比,GEP的具體成績不會公布(即使學校的老師也不知道),連各個學校考取人數的統計數據也不會出現。

只是被錄取的學生會收到一個裝有很多表格文件的大信封。不過從一些家長的交流信息看,通常名校的考取人數會比較多,如南洋小學每年都至少20、30個學生會考取,一般的鄰里學校最多也就是2、3個。錄取的男女生比例大概是3:2左右。

高才班課程
在4-6年級的GEP教育中,會有很多增設的課程,不僅有學業方面的深度課程,還有一些需要集體完成的社會調查項目,一些興趣小組項目如拍攝小電影等等。GEP班級人數會比一般班級少,任課老師也是經過特別挑選的。
高才班影響
至於GEP教育對學生的長遠影響,大概為了避免攀比心理也為了照顧社會感觀的原因,教育部在這方面的宣傳非常非常的低調,所公布的資料和統計數據也非常的有限。

高才班考試優劣,見仁見智,總的來說屬於小範圍、小機率選拔。而任何新加坡小學生都必須經歷的小六會考才是真正公開的大規模分流。

小六會考重要性
PSLE考試即新加坡教育部的小學離校考試(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簡稱PSLE,又被稱作小六會考),聽起來平平無奇,但幾乎是新加坡最重要的考試,家長為了孩子備考PSLE而辭去工作專職陪伴的大有人在。

新加坡媒體「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旗下的Singapolitics網站曾舉辦投票活動,在2萬1000個投票意見中,小六會考是新加坡人關注的10大議題之一。

新加坡國寶級電影人梁智強也以此為題材連拍兩部電影《小孩不笨》、《小孩不笨2》,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分流途徑
一場升學考試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流量?
毫不誇張的說,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嶺就從 PSLE的一刻開始,所以PSLE又稱為新加坡高考。

完成四門科目、總分300分的考試後,孩子們會分流,進入三個不同等級的中學課程。
考分前5%的學生進入「直通車計劃」(IP計劃),可以不經過O水準考試直接升JC(初級學院),如同坐上直升機,一覽眾山小。

但大多數學生會升入快捷班(56%)和普通班(38%)。
快捷課程學制四年,畢業之後學生需要參加O水準考試,憑成績決定是升入初級學院還是理工學院等,也相當於進入快車道吧。

而普通課程的學生學制五年,想要上初級學院更難,他們需要通過兩次考試,成績優異者才能念初級學院,只通過一次考試的人只能上技術學院。

以此類推,雖然新加坡的大學也會面向技術學院招生,但該類學生會面臨考試難度的問題。崇尚精英教育的新加坡通過層層篩選之後,只有30%的學生能進入大學。體制結構更像一把漏斗,學生們的分化就從小六考試開始。

怕輸父母的努力
或許教育部「因材施教」的出發點是好的,問題是誰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在分流中被導入「末流」?分流是殘酷的,你不努力就會被拋下,除了幫助孩子力爭上遊,別無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