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游,这么游也挺好

2019年11月15日   •   7524次阅读

金沙酒店像一个动态的空中飞船,博物馆则像一朵含蓄静静的莲花,两者相互映衬。

金沙酒店与艺术&科学博物馆

花穹与超级树SuperTree

花穹是滨海湾南花园区内两座拱形温室,占地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具备控制温度的室内植物园。两个温室临海而建,以钢和玻璃为主要结构,配备了水流收集和过滤系统,温室内栽培著二十几万株植物,来自全球除南极洲外的各个大洲。据说里面还有猴面包树,很好奇它是怎么运来的。

SuperTree

重要庆典看台,在这里看到了为8月9日国庆排练的人们

金融中心

新加坡不仅在国际金融、贸易融资、海事金融、保险、财务运作方面拥有领先地位,在资产及财富管理方面也是佼佼者,同时还是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

金融中心

滨海艺术中心

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是新加坡最具特色的现代建筑之一。该艺术中心于2002年10月正式落成,已成为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艺术中心的主设计方为DP Architects,其以昆虫的复眼为灵感,造就了独特的外观。又由于平视时,艺术中心主体宛如两颗榴梿,因而又名“榴梿艺术中心”。

说到榴梿,现在正是榴梿季,又逢榴梿大丰收,榴梿又便宜又好,平时需要$15~20一个的,$10就能买到。在这里我第一次品尝了榴梿,才知道榴梿原来是这样的吃法。我觉得其浓烈味道可以归为新鲜的水果,和以前听说的臭味大不一样。

中国国内的榴梿大多来自泰国,而新加坡的榴梿来自马来西亚,比泰国的个头小,但好吃很多。

滨海艺术中心

左边那个圆柱形楼是新加坡史丹福瑞士酒店 (Swissotel The Stamford Hotel),在这里曾经举办过垂直马拉松。导游冲着坐在最后排的我说:“一共73层,你只要跑进6分51秒,你就破记录了”。我环顾左右,嗯,船里最有实力的也就是我了,其他游客不是小孩、大姐,就是老太太或老大爷。

鱼尾狮

鱼尾狮(Merlion)1964年由时任Van Kleef 水族馆馆长的Fraser Brunner先生所设计,鱼尾狮狮头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马来纪年》的记载:公元14世纪,一位来自“三佛齐王国”名叫圣尼罗乌达玛的王子在前往马六甲途中来到了新加坡。他一登陆就看到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他于是为此岛取名“新加坡”,在梵文中即“狮城”的意思。

新加坡旅游局1966年把鱼尾狮注册为它的商标,于1971年委托著名雕塑家林浪新塑造成一座狮子头、鱼身、鱼尾的雕塑。像高八点四米,狮子头顶部长二点三米、宽一点七米,身重四十吨,坐落在新加坡市鱼尾狮公园内,已成为新加坡的代表标志。

鱼尾狮

商品房公寓,景观特别好,据说很贵

鸭子船上岸了

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

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坐落于美芝路 (Beach Road) ,用以追缅因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进行的迫害而死难的人们。在 1942 年 2 月 15 日至 1945 年 9 月 12 日这段日军占领新加坡的时期,据估计约有 5 万多人死难。四根支柱分别代表死难的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和欧亚族人民。

在新加坡,华族人口占75%,马来族占13%,印度族9%,剩余3%为欧亚族(欧亚族是欧洲人与亚洲人的混血后裔)。

莱佛士酒店

导游说酒店里调制的新加坡司令鸡尾酒Singaporesling非常有名。

莱佛士酒店

JW Marriott Hotel Singapore

IMG_5889.JPG JW Marriott Hotel Singapore

新达城5号楼

新达城1号楼

新达城的设计像一只掌心向上的左手掌,五座办公大楼就如五根手指,食指为1号楼,中指为2号楼,无名指为3号楼,小指为4号楼,拇指为5号楼,这五根手指与掌心相连,象征新加坡各大种族和谐共处。

乘地铁前往Plaza Singapura

完成了约一小时的鸭子船游览,我们乘黄色地铁线前往Plaza Singapura商场。

新加坡的公交卡在地铁和公交BUS上都可以用。新加坡地铁非常发达,通过颜色来区分线路。如果问路,他们会告诉你:坐蓝色线,坐红色线...

去乘黄色地铁线

去乘黄色地铁线

黄色地铁线上,见到警察

下了地铁,去往Plaza Singapura

去往Plaza Singapura

去Plaza Singapura

Plaza Singapura是个商场,四楼苹果手机服务店A.Lab,可以花$38更换iPhone6电池。到了那儿才想起手机数据没有备份,店员生硬的回答让我们很不放心,决定改天再换。

在这里跟店员学到一句话 “50, 50, 8000”。我问店员据他的经验“换电池有多大可能性丢手机数据”,他来来回回就是一句:“50, 50, 8000”,我听不太懂,觉得好像是“什么可能性都有”的意思。

我以为学到了一句新加坡习惯用语,但我的新加坡朋友对这句 “50, 50, 8000” 也很困惑。若干天后同学的太太解开了这个谜题,我们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她的智力。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