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的尽头是一家“杂货铺“,店家丝毫不介意游客在门口坐下歇个脚。

附近还有卖”豆花水“,

旁边的灰猫在用不屑一顾的眼神在问” Who are you?you are who 啊 ?“

还记得搓衣板嘛?


想理发的话还有小儿书看

这些壁画是由本地艺术家叶耀宗创造,他讲述了这个小区多年来的变迁。
07 美食
参观娘惹风格的房屋、穿梭于怀旧的街道,下面就该寻找美食了。
从这篇开始会逐步介绍遍及新加坡米其林星的美食,这中间不乏深藏在巷子中的小餐厅,食阁和小贩中心。

这家餐厅地处新加坡中央医院路口,面朝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与新加坡健保集团双塔大楼相邻,深藏在新加坡医学院校友会内的小楼里。



Ka-Soh Restaurant——家嫂(欧南园分店) 粤菜
简洁的装修好似更符合学院派的情调


家嫂餐馆来自瑞记酒楼。怎么又叫家嫂呢?且听我慢慢道来:瑞记餐厅是由来自广东新会的邓广瑞先生创立于1939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期间酒楼被征用作监狱而停业。为了养家,邓先生支起了路边摊,他是新加坡传统鱼头米粉的创始者。几年后邓先生买下了豆腐街(#18 Chin Chew Street) 的一家店屋,创办了瑞记餐馆(SWEE KEE EATING HOUSE),以粤菜为主,是新加坡第一家ZiChar(煮炒)餐馆。



那家嫂又是谁呢?她其实是邓先生的路边摊帮手叫徐润婵,从支摊那天开始就跟随邓家六十年风雨同舟,邓家也视她为自家”家嫂“(广东人称媳妇家嫂)。

尽管她脾气暴躁,但老顾客们却很惦念她,时常回来看这位Ka Soh Por(家嫂婆),家嫂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了。
于是邓达昌(Tang Tat Cheong)邓家第二代传人,于1995年创立家嫂这个品牌,以此来纪念曾经的路边摊和老顾客与家嫂的那段友情。

家嫂餐馆在马来西亚,印尼都有分店。在新加坡有两家分店,其中欧南园Ka-Soh(家嫂)餐厅在2016,2018和2019年,登上米其林围兜美食家(The Bib Gourmand)指南,荣获新加坡米其林一星。








招牌黑鱼米粉一定要点,乳白色的鱼汤可是货真价实的鱼骨煮出来的,没加牛奶。早年的新加坡沼泽地多,盛产一种淡水鱼——黑鱼。


排骨王,姜片牛蛙也是必点菜.


如果喜欢浪漫的环境,可以在户外的游泳池旁用餐,想体验鱼的自由下水要当心,水深2.5米,这是用来学习潜水用的泳池(看着不深哈)。

tip: 如果不耐心读到这,就会看不到哦!
在此用餐,停车免费!地处闹市,又在医院旁,周围很难停车,尤其白天。

三家分店地址分别为:
SWEE KEE EATING HOUSE(瑞记菜馆):
96 Amoy St, Singapore 069916
(距离峇峇屋步行大约1.4公里18分钟)
KA-SOH(OUTRAM)(家嫂 欧南园):
2 College Road (Alumni Medical Centre)
Singapore 169850
(距离峇峇屋步行大约1公里13分钟)
KA-SOH (GREENWOOD):
22 Greenwood Avenue
Singapore 289218(还是不要从峇峇屋走了)
看完吃完,抬头可见新加坡著名的组屋—达士岭组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