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26.2万人是新加坡常见的家庭女佣,照顾孩子、老人、打扫卫生、做饭全包圆。

剩下还有几十万各种各样的WP持有者,从事著服务业、清洁行业、制造业等等。
可以说新加坡能有60%的本地人从事白领工作,全靠大量引进外籍劳工。 裁员潮之下 外国员工首当其冲
讲话的最后杨莉明部长重申: “但这场危机凸显了雇主公平对待新加坡人的重要性。”

很多人看了这句话表示“委屈”,公平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
在新加坡最近的几次大公司裁员中,外籍员工总是首当其冲!

图源:Business Time
圣淘沙名胜世界宣布裁员,力图以新加坡人为核心

图源:中国报
在圣淘沙名胜世界裁员2000人事件中,媒体披露大部分被裁员的是马来西亚籍员工,还有不少中国籍员工。
公司发言人也表示,要相应号召建立新加坡人核心的团队。

来源:worldwide college
公民失业率高 究竟是为什么?
政府三番五次的强调,公司要建立以新加坡人为核心的工作团队。
背后的原因,其实是在数据统计下,新加坡本地人的失业率确实高于平均值。

(图源:新加坡统计局)
虽然已有种种保护措施,人力部截止到7月份统计,2020年本地人失业率为3.9%,高于整体失业率2.9%不少。
刚好,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报道。
新加坡一个本地金属包装制造厂原本有大量的马来西亚籍员工,后来因为疫情他们无法返回新加坡上班。

在这期间,工厂老板打出了招聘广告想重新雇佣本地人,谁知道无人问津……
在新马两国周期性安排落实后,最后该工厂还是决定承担大马员工的冠病检测费和在新加坡的住宿费,申请让大马员工返回新加坡。

据说成本是,每个返新员工会花掉1000至1300新币的检测和住宿费用,还有7天的居家通告。
是什么原因,让工厂老板宁愿花大价钱把外国员工接回来呢。
招不到本地人是薪水不够有吸引力还是活儿太累?其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疫情之下,企业开启裁员潮求职者变多,“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优先保住本国人的饭碗可以理解…… 但是对于很多行业来说,想要建立以本地人为核心的工作团队,还是有挑战。
现在新加坡可以说是挺缺人的,比如制造业。
据人力部(8月26日)发布的就业情况报告,制造业招聘的五大职位是工程专才、电子工程师、制造工程技师、书记,以及行政专才或人员。
6300个岗位,提供的薪水中位数从1500至4700新币不等。
尤其在生物医药科学领域,有近400个工作与培训机会,其中四分之三还是虚位以待。

(图源:海峡时报)
如今世界是开放的,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必然也要与其他国家竞争。
如果一味地排斥外国人,只会造成整体竞争力下降。

古人说“授之以鱼,如不授之以渔”。
与其像保护温室里的花朵,不如全面提升本地人的工作能力和调整工作观念,这才是真正的“公平竞争”。
新加坡各大官网:
新加坡移民局:https://www.ica.gov.sg
新加坡教育局:https://www.moe.gov.sg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
http://www.chinaembassy.org.sg/c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