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所需财力更加丰厚的FIRE(财富自由,提前退休),攒够一两百万就可以提前离开职场似乎成为了普通人也能够到的降级版选择。
提前退休,英语是protirement(指的是辞去已经没有吸引力的工作,转而去发现和从事更适合自己个性的事业或爱好。)这也许是很多打工人的目标,有的人通过自己的规划和努力的确能早早实现,有的人或许到退休了还在为养老看病发愁。
“提前退休”对普通人来说现实吗?新加坡作为物价和消费排名全球前列的国家,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到底月入多少才能退休?

按照正常年龄55岁退休算起。尽管不少国家都延迟了退休年限,新加坡最新的退休年限到62岁,重点是说句实话,人都过了55岁,新加坡有多少工作是一个55岁的人能做,年轻人不能做的呢。何况40多岁就被裁员在新加坡很多,估计就快跟韩国一样,40多岁升到部长之后,就得从大企业走下工作岗位了。
所以,现实一点,55岁退休,其实45岁就开始算退休是最为保险的。这里按照一个人55岁的退休年限开始计算。现在医学能够帮助人活到120岁,当然,这是个理论值,保证一个人一生没有什么大病,一直养生。
2023年一项来自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PS)的《在外用餐的成本:食物价格指数2.0》报告显示,若一日三餐都在小贩中心等平价餐饮场所解决,平均每日花费为16.89新元。一个月下来,不在家做饭出去吃的伙食费就是506.70新元。
随通胀而起的营运成本让一些摊贩吃不消,却又得避免涨价幅度太大“赶客”。
在18种本地常见的餐饮中,有其中13种的平均售价显著增加,包括冰美禄、早餐套餐、鱼丸面和鱼片汤。
其中,涨幅最多的前三种食物分别为:
冰美禄(1.72新元涨至1.84新元,涨幅达6.98%)
早餐套餐(3.07新元涨至3.28新元,涨幅达6.84%)
鱼丸面(3.68新元涨至3.87新元,涨幅达5.16%)

55岁之后,没有必要天天坐地铁跑出去,所以理论上,交通费能从现在原本的一天3新币减到一个月50新币。35年,加上公共运输费用上涨,所以保守估计 21,000新币
55岁之后,大部分人都会想要出去旅行。一年出去旅行3次真的很爽,每月旅行一次更爽。现实一点,一年出去一次好了,花费最少按照5000新币核算。35年需要175,000新币。
55岁之后,新加坡很多保险公司居然都不提供医疗保障。真的很坑。所以别想着有保险公司做赔本的买卖。买保险看清楚一些。Sales一般很少会跟你说55岁之后还能保障。有的能保的,55岁之后的保费也是相当的高。
普通的住院保险能够保障的额度不高,按照一个3天手术,住公共医院而不是私立医院来算,开销11000新币,普通的只能报4900新币,剩下要自己支付6100新币。所以得买提升版的,一年差不多2000新币,55岁之后每年的保费都是上涨的,算到来35年,平均3000新币一年。总共105,000新币,折合人民币547045.68。
55岁之后,新加坡如果早早的就买了一个组屋,住处的问题就不大。所以房子算入55岁以前的开销。
这样55岁,普通的不能再普通,总共需要有428,750新币的存款。也就是一个人得有50万新币,才能勉强生活。这还需要保证的是,人一直工作到55岁,准时退休。
假如一个人从25岁开始,准备55岁退休,期间顺风顺水,没有被裁员,工作30年。平均一个月要赚多少才够开销呢。以一个工程师为例(因为工程师少应酬,可以不计算那些奢侈开销)。
买房假如从35岁开始买HDB,40万新币的房屋,贷款24万,每个月需要还贷款1400新币算上CPF,使用HDB的贷款。那么到55岁需要378,200新币,就算38万新币好了,因为实际上还款都是复利计算的。所以买屋子不出租出去,就是硬亏损。
按照一个人30岁结算,结婚后生活基本为男方支付水电费和房屋贷款,也就是男方计算法。水电费一个月开销150新币,平均。没有结婚之前,住父母家,所以水电不计入其中。同时,这个费用在55岁之后也是需要一直支付,不可能不用水电,所以算到来,总共60年,支付108,000新币。
结婚之后有个孩子,一直到孩子21岁毕业工作,不算外国人,仅算本地新加坡人,这个费用在504,000新币,并且就算孩子零花钱少给,补习中心少去,父母没有那么高的期望还安排孩子学钢琴。如果是外国人,这个费用需要翻倍,因为读书是没有那么好的补贴的。

医疗保险,到55岁,算上两个孩子的医疗保险,用提升版的(大家都怕死嘛),总共需要45,000新币。
剩下的,夫妻双方,省吃俭用。妻子有份工作,不是家庭主妇,不请女佣。
那么55岁以前,总共需要1,144,700新币,大概120万新币。
算上55岁退休之后的开销,总共需要50 + 120= 170万新币。
另外,还得计入一个最可怕的数字,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新加坡没有通货膨胀,但是物价全球都上涨,新加坡也是一样会涨的。物价上涨,按照以往的数据表现为平均一年0.6%左右(怕死,所以算为1%)那么从25岁算起,到90岁去世,总共65年,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
有1.9倍之高,也就是170万新币,实际上在全球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原本的购买力在60年里逐年下降,算到来,90岁要有25岁当时的购买力,最终在55岁之前需要赚324.5万新币。平均算到来每月需要9010新币的收入。
所以。在新加坡保证55岁按时退休,那么必须月入9010新币。
这个数字要保证:
1. 毕业之后就进了高薪行业
2. 能够顺利工作到55岁,没有被裁员
3. 省吃俭用
现在新加坡很多人都在说40岁就丢了工作,这对年轻人来说更加是个警告,不仅仅是新加坡,中国也是如此。

新加坡养老制度
新加坡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之一,其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加坡总人口568.58万,65岁以上居民占总人口的15.2%,相当于每100个劳动人口要“照顾”23.4名老年人。(数据来源:新加坡统计局)

COMPETITION
那么新加坡是如何引导居民为养老做准备呢?
与主流养老金制度不同,新加坡的名为“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 简称CPF)是一种完全累计型的强制性养老储蓄计划。国家会给每位参与者设置4个不同的账户,分别可以用于购房、教育、大额医疗开支、退休金支取等多重目的。参与者从有工作收入的第一个月开始,就要强制缴纳37%的收入(雇主与雇员共同缴纳),55岁之后,缴纳比例梯次降低。

(数据来源: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官网,Central Provident Fund Board)
新加坡养老体系以第一支柱为绝对主导,第二、三支柱发展相对缓慢。1986年推出CPFIS计划,允许公积金储蓄的部分资金投入到政府允许的投资品种中。在2000年新加坡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首次突破7%,政府在次年推出专门为养老退休储蓄设计的补充养老金计划(SRS)鼓励私人养老金发展。根据西部证券的研究报告,新加坡第一、二、三支柱的占比达到了91.9%,0.7%,7.4%。(数据来源:新加坡统计局,西部证券)
新加坡采用 “家长式”养老安排的直接原因在于:新加坡是一个经济和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小型经济体,无法承受大型财政兜底的社会养老福利制度。
CPF的制度优势十分明显。首先CPF制度下的新加坡政府养老负担几乎为零;纯粹靠个人积累的方案不会加剧年轻人的被剥夺感;所有账户收益情况公开透明,保证了制度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但这种制度设计相当于将养老责任完全由劳动者自身承担,无形之间让无法创造足够经济价值的社会群体承担了较大的养老压力,以至于在新加坡会出现很多65岁以上的老人还在工作的情况。
如何为提前退休做准备?

想要确保足够的存款,除了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外,提前规划也至关重要。
01 做好长远可持续的财务规划
“人们要么没存够钱,要么没有想清楚他们需要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生活多久。”多伦多Simmons Financial Planning公司财务规划师香农·李·西蒙斯(Shannon Lee Simmons)说。优秀的财务规划师可以帮助你决定通过哪些措施才能提高提前退休的成功率。
准备的时间越长,提前退休的成功率就越高。“当客户在45岁到50岁之间与我们联系时,这个任务的难度就会大幅增加。”澳大利亚Atlas Wealth Management公司总经理布雷特·伊万斯(Brett Evans)说,“如果他们希望通过具体的资金数额来支持退休后的生活,而现在的存款仍有很大距离,那就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来追评差距。”
02 积极还债 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固定资产
如果你现在有债务缠身,那么一定要积极还债。“退休会引发现金流危机,如果因为提前退休而无法及时享受到养老金或社会保险,这种危机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美国路易斯安那州Upperline Financial Planning公司财务规划师裘德·布德罗(Jude Boudreaux)说,“拥有一套已经还清贷款的房子,即便利率很低,也可以提供坚实的基础,帮助你实现提前退休的梦想。”
03 疯狂存钱

专家建议,应该将每个月或每年20%至30%的收入存起来才能实现提前退休。“如今的人均寿命延长了,所以退休后要从50岁活到90岁,大约是40年。”西蒙斯说,“另外,在退休后的日子里,你将不再缴纳养老保险,存款也会不断减少。所以必须有足够的积蓄才能顺利提前退休。
04 了解税收状况。
提前退休会导致你在评估自己的所有积蓄和规划具有税务效率的收入流时,面临十分复杂的状况。与财务专家沟通可以帮助你避开很多陷阱,例如因为提前支取费用而面临处罚,或者搬到一个税率较高的地区。
05 合理规划资产 学会理财
把存款分配到多个渠道。提前退休的挑战在于,你的年龄还没有达到标准,无法在不交罚款的情况下支取传统退休账户,而养老金也尚未开始发放。除了由雇主赞助的退休账户,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存钱。或许还有一些方式可以通过税前账户赚取收入,这样就能在必要的时候获得帮助。
看完本文的你认为,在新加坡到底需要攒够多少钱才能够实现提前退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