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入口处华丽无比,雕塑美不暇接

2022年04月1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入口处华丽无比,雕塑美不暇接。

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马里安曼兴都庙也被人们叫做斯里玛丽安曼印度庙、马里安曼庙或马里安曼印度庙。

马里安曼兴都庙建于1827年,人们普遍认为它是由南印度纳伽帕特南和库达洛尔地区的移民修建的。

这座庙宇是献给玛丽亚曼女神的,她以治疗各种流行病而闻名。

马里安曼兴都庙位于新加坡唐人街的中心,寺庙的装饰性塔楼入口是一个地标性建筑,历代印度教信徒和新加坡人都非常喜欢这里。

马里安曼兴都庙的建造灵感来自于槟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纳拉纳·皮莱先生,众所周知,皮莱曾陪同史丹福德·莱佛士爵士(新加坡创始人)于1819年第二次访问该岛。

皮莱先生在新加坡建立了第一座砖窑,很快就在商界站稳了脚跟,并成功地成为了当地印度教的领袖。

东印度公司最初为这座印度教寺庙分配的土地在泰洛艾尔街,然而由于没有举行仪式时所需的淡水,威廉·法夸尔上校(1819-1823年被任命为新加坡的第一任司令)允许皮莱先生在史丹福德运河附近占据一块地方。

由于殖民地城镇规划的变化,史丹福德运河遗址附近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合适的土地,于是这座寺庙目前所在的南桥遗址(唐人街地区)最终于1823年授予了皮莱先生。

到了1827年,人们在南桥路建成了这座主要由木头制成的庙宇,当庙宇建成后,由纳雷纳·皮莱先生主持了开光仪式。

1843年,这座庙宇变成了一座用灰泥和砖头建造的建筑物,直到119年后的1962年,一座全新的寺庙在这里建成,其复杂的雕塑作品令无数人为其侧目。

最初的大塔楼入口建于19世纪末,当时并没有很多装饰物品,寺庙于20世纪30年代进行了重建,60年代随着雕塑的增多而进行了修复,在过去的100年里,原有的寺庙结构经历了好几个重建阶段。

寺庙的历史记录并没有显示,在1936年6月举行的第一次供奉仪式之前,有没有进行过供奉仪式。

12年后的1949年6月,这里举行了第二次金盏花节,此后的1971年6月6日、1984年9月6日和1996年5月19日,这里又举行了金盏花节。

马里安曼兴都庙是殖民时期新移民的避难所,这个寺庙也是社区活动的一个重要中心,在当时只有寺庙被授权为印度教婚礼举行仪式的地方,也是印度教的婚姻登记处。

这座寺庙看起来实在是太漂亮了,以后有机会去新加坡旅游的朋友们,千万记得去这里看看。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