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领留学的关键一步
自2025年起的未来5年内,新加坡将新增4万个低龄留学学位,涵盖学前教育至小学1-3年级阶段。这一重磅消息,标志着新加坡在打造全球顶尖低龄留学目的地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新加坡教育部(MOE)与社会及家庭发展部(MSF)发布的《学前教育发展白皮书》正式确认:2025年起新增4万个学前教育学额(含6000个托婴名额),其中80%为政府补贴学位。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DOS)人口模型预测,此举将推动中国低龄留学生数量,或将创历史峰值。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此次学位扩招是“未来教育生态”计划的核心部分。为落实“智慧国2030” 战略,新加坡教育部联合资讯通信部将投入5亿新币用于教育数字化升级,专项用于低龄留学生AI课程建设。

政策背景
国家级教育战略升级
这波学位扩招的底层逻辑,藏在新加坡社会发展的深层需求里。从经济层面看,教育已成为新加坡的“黄金产业”。
随着全球留学市场的竞争加剧,新加坡通过扩大低龄留学规模,意在抢占国际教育经济的制高点。
在教育配套上,新加坡科技局(GovTech)2024年披露,将投入5亿新币用于国家超算中心扩容,全力保障中小学AI课程的算力需求。同时,还设立2000万新币的“SG Digital 奖学金”,该奖学金面向所有国际学生开放,旨在吸引全球科技领域的“未来之星”。

对于计划让孩子在2026学年入学的家长而言,需要密切关注时间节点。通常情况下,新加坡学校的入学申请会提前较长时间开启。
参考以往及2025年入学申请的时间安排,2026学年入学的预申请大概率会在2025年9月左右开放。

教育优势
新加坡凭什么吸引全球家庭?
新加坡教育的硬核实力,在权威榜单中得到验证:
PISA测试: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最新PISA测试中,新加坡学生在数学、科学领域表现优异,位居前列。

QS教育系统排名:根据QS官方数据,新加坡教育系统连续两年在亚洲排名第一。
AI教育布局:新加坡教育部已宣布,到2025 年,将在全国小学阶段逐步推进AI相关课程的普及。
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新加坡政府宣布从2025年开始,向所有中小学提供5至10小时的人工智能课程模块,并在未来3年加强对高校人工智能从业人员培训,提供各类奖学金和海外实习机会。
新加坡独特的“双语+ AI”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以新加坡部分公立小学为例,在官方推行的课程改革中,编程、人工智能基础等内容已被纳入课程体系。

住宿方案
陪读VS寄宿怎么选?
面对激增的学位,住宿问题成为家长关注焦点。虽然新加坡住房发展局(HDB)未公布陪读家庭和寄宿家庭具体年支出数据。

但据新加坡本地生活消费报告显示,陪读家庭需承担房租、生活费用等多项开支,而寄宿家庭提供住宿、餐饮等一站式服务,在费用管理和生活便利性上具有一定优势。
但是相应来说,低龄留学选择寄宿家庭的话,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支持与陪伴降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
官方参考:新加坡旅游局关于寄宿家庭的相关介绍中提到,正规寄宿家庭会为学生提供生活照料和学习辅助 。

未来趋势
把握教育扩张政策红利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2030规划,未来五年将迎来持续扩张的教育生态,家长需重点关注以下动态:
学额大幅增长:2025-2030年将新增4万学额,国际学生占比上限提高至35%。这意味着申请机会显著增加,但同时STEM领域、AI特长学生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设施全面升级:未来寄宿选择将更加丰富,家长可关注新设施的启用时间,优先申请配套完善的住宿区域。
政策利好倾斜:未来家长可利用DSA直接收生计划通道,重点准备孩子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方面的成果材料;在选择寄宿家庭时,可优先考虑参与补贴计划的机构,获得更有保障的服务。
当全球家长都在紧盯新加坡教育扩张的红利时,如何让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紧跟政策趋势、挖掘孩子的特长优势,还需合理规划留学路径。无论是选择寄宿还是陪读,提前了解政策动态、储备相关资源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