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領留學的關鍵一步
自2025年起的未來5年內,新加坡將新增4萬個低齡留學學位,涵蓋學前教育至小學1-3年級階段。這一重磅消息,標誌著新加坡在打造全球頂尖低齡留學目的地的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新加坡教育部(MOE)與社會及家庭發展部(MSF)發布的《學前教育發展白皮書》正式確認:2025年起新增4萬個學前教育學額(含6000個托嬰名額),其中80%為政府補貼學位。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DOS)人口模型預測,此舉將推動中國低齡留學生數量,或將創歷史峰值。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此次學位擴招是「未來教育生態」計劃的核心部分。為落實「智慧國2030」 戰略,新加坡教育部聯合資訊通信部將投入5億新幣用於教育數字化升級,專項用於低齡留學生AI課程建設。

政策背景
國家級教育戰略升級
這波學位擴招的底層邏輯,藏在新加坡社會發展的深層需求里。從經濟層面看,教育已成為新加坡的「黃金產業」。
隨著全球留學市場的競爭加劇,新加坡通過擴大低齡留學規模,意在搶占國際教育經濟的制高點。
在教育配套上,新加坡科技局(GovTech)2024年披露,將投入5億新幣用於國家超算中心擴容,全力保障中小學AI課程的算力需求。同時,還設立2000萬新幣的「SG Digital 獎學金」,該獎學金面向所有國際學生開放,旨在吸引全球科技領域的「未來之星」。

對於計劃讓孩子在2026學年入學的家長而言,需要密切關注時間節點。通常情況下,新加坡學校的入學申請會提前較長時間開啟。
參考以往及2025年入學申請的時間安排,2026學年入學的預申請大機率會在2025年9月左右開放。

教育優勢
新加坡憑什麼吸引全球家庭?
新加坡教育的硬核實力,在權威榜單中得到驗證:
PISA測試: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最新PISA測試中,新加坡學生在數學、科學領域表現優異,位居前列。

QS教育系統排名:根據QS官方數據,新加坡教育系統連續兩年在亞洲排名第一。
AI教育布局:新加坡教育部已宣布,到2025 年,將在全國小學階段逐步推進AI相關課程的普及。
據中國教育新聞網報道,新加坡政府宣布從2025年開始,向所有中小學提供5至10小時的人工智慧課程模塊,並在未來3年加強對高校人工智慧從業人員培訓,提供各類獎學金和海外實習機會。
新加坡獨特的「雙語+ AI」教學模式備受關注。以新加坡部分公立小學為例,在官方推行的課程改革中,編程、人工智慧基礎等內容已被納入課程體系。

住宿方案
陪讀VS寄宿怎麼選?
面對激增的學位,住宿問題成為家長關注焦點。雖然新加坡住房發展局(HDB)未公布陪讀家庭和寄宿家庭具體年支出數據。

但據新加坡本地生活消費報告顯示,陪讀家庭需承擔房租、生活費用等多項開支,而寄宿家庭提供住宿、餐飲等一站式服務,在費用管理和生活便利性上具有一定優勢。
但是相應來說,低齡留學選擇寄宿家庭的話,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支持與陪伴降低,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
官方參考:新加坡旅遊局關於寄宿家庭的相關介紹中提到,正規寄宿家庭會為學生提供生活照料和學習輔助 。

未來趨勢
把握教育擴張政策紅利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2030規劃,未來五年將迎來持續擴張的教育生態,家長需重點關注以下動態:
學額大幅增長:2025-2030年將新增4萬學額,國際學生占比上限提高至35%。這意味著申請機會顯著增加,但同時STEM領域、AI特長學生的競爭也將更為激烈。

設施全面升級:未來寄宿選擇將更加豐富,家長可關注新設施的啟用時間,優先申請配套完善的住宿區域。
政策利好傾斜:未來家長可利用DSA直接收生計劃通道,重點準備孩子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方面的成果材料;在選擇寄宿家庭時,可優先考慮參與補貼計劃的機構,獲得更有保障的服務。
當全球家長都在緊盯新加坡教育擴張的紅利時,如何讓孩子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緊跟政策趨勢、挖掘孩子的特長優勢,還需合理規劃留學路徑。無論是選擇寄宿還是陪讀,提前了解政策動態、儲備相關資源都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