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申请永久居民(PR)的几种主要途径解析

2025年05月10日   •   342次阅读

Permanent Resident, PR

永久居民

新加坡作为亚洲最具吸引力的宜居国之一,以其良好的营商环境、教育资源、医疗系统和生活品质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士在此发展。对于希望长期定居新加坡的个人而言,申请成为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 PR),无疑是实现稳定身份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为您系统梳理新加坡几种主要的PR申请途径,包括就业、投资、家庭团聚及子女留学等常见路径,帮助您全面了解、合理规划。

一、通过就业准证EP(Employment Pass)申请PR

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PR申请方式【同样也适用于PEP(个人就业准证)、ONE Pass(新加坡精英通行证)和Tech Pass(科技准证)持有者】。

✅申请条件: - 持有有效EP(Employment Pass); - 通常需在新加坡工作和居住满6个月以上; - 拥有稳定收入、良好就业背景与纳税记录; - 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优势更大

✅适用人群: - 金融科技、工程、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 在新加坡企业任职管理层、中高层岗位者。

✅睿信建议: 建议在申请前合理规划税务与职业路径,申请时同步提交配偶/子女PR申请,提升家庭整体稳定性。

二、S Pass 持有者也可申请PR

除了EP持有者,持有 S Pass(中级技能准证) 的外国员工亦可申请PR。这类申请同样通过“PTS计划”提交至移民与关卡局(ICA)。

✅申请条件: - 通常需持S Pass满1至2年

- 有持续就业记录、纳税记录; - 技能水平、学历及雇主行业类型会被综合评估。

✅睿信建议: S Pass持有者如计划在新加坡长期发展,建议: - 争取转为EP后再申请,以提高成功率; - 同时提升技能认证、学历或申请行业紧缺岗位,有助于增加获批概率。

三、通过全球投资者计划(GIP)申请PR

适用于高净值企业家或投资者,是新加坡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途径之一。

✅申请资格:

作为目前新加坡唯一可直接获得PR的投资移民计划,GIP对申请人的商业背景和投资方案要求较高。申请人需符合以下四类身份之一:

1. 资深企业主(Established Business Owners)

- 需拥有至少3年创业及企业管理经验。

- 公司最近一年营业额须达2亿新元(约1.48亿美元),且过去3年年均营业额不低于2亿新元。

- 若公司为上市公司,申请人须持股至少30%。

2. 下一代企业主(Next-Generation Business Owners)

- 适用于家族企业继承人。

- 直系亲属须持有公司至少30%股份,或申请人持股比例最高。

- 公司最近一年营业额须达5亿新元(约3.7亿美元)。

3. 快速增长企业创始人(Founders of Fast-Growth Companies)

- 须为估值至少5亿新元(约3.7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或最大股东之一。

- 公司须获得知名投资机构(如VC、PE)投资。

4. 家族办公室负责人(Family Office Principals)

- 须拥有至少5年投资或企业管理经验。

- 家族办公室资产管理规模(AUM)至少2亿新元(约1.48亿美元),其中至少5000万新元(约3700万美元)需投资于新加坡市场。

✅睿信建议: 该计划涉及资金规划、商业计划书及个人背景评估,建议由专业顾问团队协助全程策划与申报,提升通过率。

四、通过家庭关系申请PR

以“家庭团聚”为基础,新加坡鼓励本国公民或PR为直系亲属申请永久居民身份。

✅适用人群: - 新加坡公民或PR的配偶、子女; - 年长父母(通常申请难度相对更高)

✅睿信提醒: 需提交真实有效的婚姻证明、子女出生证、共同生活证明等。假结婚或形式家庭关系将导致申请被拒且留下不良记录。

五、外籍学生从学生证到PR

新加坡申请PR门口是很高的,但是对于18岁以下的留学生来说却很友好。

✅适用对象: 新加坡政府规定,只要在新加坡居住2年以上,且通过了任何一次国考(如PLSE、O/N-level、A-level,类似国内的小升初、中考、高考),或者是进入IP计划【即Integrated Programme,允许中学表现优异的学生跳过O-Level 考试,直接进入JC(2年预科)学习O-level课程的计划】,就可以申请PR(永久居民);PR满1年以后,就可以申请公民,享受本国公民的待遇,学费减或免,升学优先考虑,以后毕业找工作乃至买房等便利多多。

✅申请优势: - 可在学生阶段直接申请PR - 无需等到就业后,节省多年等待时间 - 一旦获批PR,将享有升学、购房、医疗等福利优势

✅睿信建议: - 提前布局身份规划:应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早准备; - 不盲目申请,重点策略匹配:成绩、学校类型、家长背景等都会影响PR结果,应找准时机、优化材料;

六、特殊人才通道(科研、艺术、体育等)

对在国际舞台上有杰出表现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等,相关政府机构可推荐其申请PR。

✅案例包括: - 国家级音乐奖得主; - 国际奥赛奖牌获得者; - 获国家科研机构聘任的高级研究员等。

📌 常见问题 FAQ

Q1:PR申请多久能获批?

📍 答:一般审理周期为 6个月,个别情况可能更久。

Q2:PR被拒后多久可再次申请?

📍 答:建议 6个月至1年后再重新递交申请,并补强背景资料。

Q3:PR获批后是否一定要长期居新?

📍 答:虽然PR不限制离境,但若长时间不在新加坡生活与纳税,再入境许可证(REP)续签可能会受影响

睿信集团建议:

PR申请政策每年都在微调,审批标准亦更加重视申请人的整体贡献潜力及融入意愿。因此,申请人应结合个人背景,选择最合适的申请通道,提前做好税务、资产、就业或教育规划。

所以:

提前做好职业路径与身份筹划

合理准备各项材料,保持记录一致性;

若涉及家庭成员、投资或跨国身份,可寻求专业顾问支持。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