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rmanent Resident, PR
永久居民
新加坡作為亞洲最具吸引力的宜居國之一,以其良好的營商環境、教育資源、醫療系統和生活品質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士在此發展。對於希望長期定居新加坡的個人而言,申請成為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 PR),無疑是實現穩定身份的重要一步。
本文將為您系統梳理新加坡幾種主要的PR申請途徑,包括就業、投資、家庭團聚及子女留學等常見路徑,幫助您全面了解、合理規劃。
一、通過就業准證EP(Employment Pass)申請PR

這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PR申請方式【同樣也適用於PEP(個人就業准證)、ONE Pass(新加坡精英通行證)和Tech Pass(科技准證)持有者】。
✅申請條件: - 持有有效EP(Employment Pass); - 通常需在新加坡工作和居住滿6個月以上; - 擁有穩定收入、良好就業背景與納稅記錄; - 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優勢更大
✅適用人群: - 金融科技、工程、教育等領域的專業人才; - 在新加坡企業任職管理層、中高層崗位者。
✅睿信建議: 建議在申請前合理規劃稅務與職業路徑,申請時同步提交配偶/子女PR申請,提升家庭整體穩定性。
二、S Pass 持有者也可申請PR

除了EP持有者,持有 S Pass(中級技能准證) 的外國員工亦可申請PR。這類申請同樣通過「PTS計劃」提交至移民與關卡局(ICA)。
✅申請條件: - 通常需持S Pass滿1至2年;
- 有持續就業記錄、納稅記錄; - 技能水平、學歷及僱主行業類型會被綜合評估。
✅睿信建議: S Pass持有者如計劃在新加坡長期發展,建議: - 爭取轉為EP後再申請,以提高成功率; - 同時提升技能認證、學歷或申請行業緊缺崗位,有助於增加獲批機率。
三、通過全球投資者計劃(GIP)申請PR

適用於高凈值企業家或投資者,是新加坡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途徑之一。
✅申請資格:
作為目前新加坡唯一可直接獲得PR的投資移民計劃,GIP對申請人的商業背景和投資方案要求較高。申請人需符合以下四類身份之一:
1. 資深企業主(Established Business Owners)
- 需擁有至少3年創業及企業管理經驗。
- 公司最近一年營業額須達2億新元(約1.48億美元),且過去3年年均營業額不低於2億新元。
- 若公司為上市公司,申請人須持股至少30%。
2. 下一代企業主(Next-Generation Business Owners)
- 適用於家族企業繼承人。
- 直系親屬須持有公司至少30%股份,或申請人持股比例最高。
- 公司最近一年營業額須達5億新元(約3.7億美元)。
3. 快速增長企業創始人(Founders of Fast-Growth Companies)
- 須為估值至少5億新元(約3.7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創始人或最大股東之一。
- 公司須獲得知名投資機構(如VC、PE)投資。
4. 家族辦公室負責人(Family Office Principals)
- 須擁有至少5年投資或企業管理經驗。
- 家族辦公室資產管理規模(AUM)至少2億新元(約1.48億美元),其中至少5000萬新元(約3700萬美元)需投資於新加坡市場。
✅睿信建議: 該計劃涉及資金規劃、商業計劃書及個人背景評估,建議由專業顧問團隊協助全程策劃與申報,提升通過率。
四、通過家庭關係申請PR

以「家庭團聚」為基礎,新加坡鼓勵本國公民或PR為直系親屬申請永久居民身份。
✅適用人群: - 新加坡公民或PR的配偶、子女; - 年長父母(通常申請難度相對更高)
✅睿信提醒: 需提交真實有效的婚姻證明、子女出生證、共同生活證明等。假結婚或形式家庭關係將導致申請被拒且留下不良記錄。
五、外籍學生從學生證到PR

新加坡申請PR門口是很高的,但是對於18歲以下的留學生來說卻很友好。
✅適用對象: 新加坡政府規定,只要在新加坡居住2年以上,且通過了任何一次國考(如PLSE、O/N-level、A-level,類似國內的小升初、中考、高考),或者是進入IP計劃【即Integrated Programme,允許中學表現優異的學生跳過O-Level 考試,直接進入JC(2年預科)學習O-level課程的計劃】,就可以申請PR(永久居民);PR滿1年以後,就可以申請公民,享受本國公民的待遇,學費減或免,升學優先考慮,以後畢業找工作乃至買房等便利多多。
✅申請優勢: - 可在學生階段直接申請PR - 無需等到就業後,節省多年等待時間 - 一旦獲批PR,將享有升學、購房、醫療等福利優勢
✅睿信建議: - 提前布局身份規劃:應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提早準備; - 不盲目申請,重點策略匹配:成績、學校類型、家長背景等都會影響PR結果,應找準時機、優化材料;
六、特殊人才通道(科研、藝術、體育等)

對在國際舞台上有傑出表現的藝術家、科學家、運動員等,相關政府機構可推薦其申請PR。
✅案例包括: - 國家級音樂獎得主; - 國際奧賽獎牌獲得者; - 獲國家科研機構聘任的高級研究員等。
📌 常見問題 FAQ
Q1:PR申請多久能獲批?
📍 答:一般審理周期為 6個月,個別情況可能更久。
Q2:PR被拒後多久可再次申請?
📍 答:建議 6個月至1年後再重新遞交申請,並補強背景資料。
Q3:PR獲批後是否一定要長期居新?
📍 答:雖然PR不限制離境,但若長時間不在新加坡生活與納稅,再入境許可證(REP)續簽可能會受影響。

睿信集團建議:
PR申請政策每年都在微調,審批標準亦更加重視申請人的整體貢獻潛力及融入意願。因此,申請人應結合個人背景,選擇最合適的申請通道,提前做好稅務、資產、就業或教育規劃。
所以:
提前做好職業路徑與身份籌劃;
合理準備各項材料,保持記錄一致性;
若涉及家庭成員、投資或跨國身份,可尋求專業顧問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