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海燕:推出国际碳信用框架能带动本地碳市场需求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在总结辩论时指出,推出国际碳信用框架能带动本地碳市场的需求,并将新加坡打造成这方面的枢纽。
部长也说,如果在排放方面调高碳信用抵消限度或公开机密企业资料可能会适得其反。
碳税2024年上调后,须缴税的企业可从国际市场购买碳信用,用来抵消最多5%的碳排放量。傅海燕在国会上指出,设定这个水平是为了促进本地的减排活动,未来可以根据情况再调整。至于企业在特别情况下寻求部长批准抵消超过5%的排放量,是否因此公开披露有关企业的更多细节傅海燕认为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定。
“如果一家公司有开创性的解决方案,涉及显著的投资,而需要动用显著国际碳信用来抵消排放量。如果我们采纳这样的系统公开抵消超过5%排放的公司。尽管名单没有细节但名字已出现在媒体上,你认为有更多企业会前来,还是会更少呢?”
傅海燕也说碳税后年上调后,四房式组屋每个月的电费预计会增加四元,当局会继续通过水电费回扣协助公众应对这方面的涨幅。
“所以大家请放心,尽管我们根据时间表制定了碳税税率,让企业有更多确定性,我们最终还是会考虑到企业,家庭和社会的需要,并在未来上调税率时照顾到这点。”
傅海燕也表示会探讨其他计划,鼓励家庭使用更节能的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