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算下来,有些留学生的落户窗口期已经不足半年了,这会削减他们的回国热情。”因此,蔡教授提议:
第一,北京、上海进行户籍标准调整,两年从毕业生拿到毕业文凭、入境的日期开始算。
如果留学生在毕业前回国,则从实际拿到文凭的日期开始算起。

由于留学生服务中心也被疫情影响,目前办理落户手续时间很长,他提议将规定改为“只要在两年内拿到用人单位的录用通知,提出落户申请即算有效。”或,“从中留服收到落户申请材料开始算起,只要未超过两年,提出的落户申请都算有效。”

这样的调整,让两年的落户优惠政策,即使有疫情阻隔也不会被耽误。
第二,现状下,中留服在验证留学生身份时,通常要求留学生在境外累计时长超过360天。蔡教授提出,该时间应因应疫情影响进行酌情削减。

学籍问题
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女士,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籍问题。她说:
“如果中国的优秀人才面临的求学风险增加,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问题。”
”想要规避风险,留学生回国后的学籍问题就必须要解决。”

因此她提议,教育部出面,鼓励国内高校制定政策,在疫情特殊情况时接受优质生源回国就读,或是在国内正式入学;
同时,建立中外高校间的学分转换和互认机制,让留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至于困在国内的准留学生们,杨教授建议要增加中外合作的办学机构,向优秀的国际名校取经,提高教育水平,给留学生更多出路。
疫苗与回国
外交部长王毅先生,则公布了“春苗行动”和“中国版疫苗护照”的消息。 春苗行动致力于解决国外疫苗排期过长、数量不够的问题,由中国在符合条件的国家设立疫苗接种点,在多达五十多个国家为海外留学生施打疫苗。

而中国版疫苗护照,则力求推动以“核酸检测+疫苗护照”的方式验证健康水平,一旦通过,就不必采取隔离测试,来避免海外留学生因隔离期过长回国不便的问题。

留学生问题是两会重点
早在两会召开之前,留学生问题就成为了议题的中心。
《关心关爱海外留学生权益》提案,把留学生福利和利益摆在了中心地位。
这份提案内容包括:
开展数据摸查,精准掌握海外在读留学生尤其是自费留学生数据,以求更好服务他们。

建立海外留学生家庭一对一联系机制,缓解留学生家庭的心理压力。
加强对海外困难留学生的排查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物资。
为留学生提供线上心理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加大中外合作办学力度,为准留学生和临时回国留学生短期在国内学习创造条件。
加大财政补贴,为处于迷茫期和焦虑期的准留学生和临时回国学生设立实习基地、提供实习岗位,前置留学实习
……

大家一定要相信:不管疫情多么艰难,祖国永远是所有海外留学生最坚强的后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