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硕天花板?新加坡研究生究竟“水”吗?
最近,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一股“自嘲”风。正在海外或者曾经出国读研的留学生们纷纷自嘲自己读的是“水硕”,而其中很多都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或南洋理工等天花板级别的学校。
其实,这突如其来的自我调侃,不如说是留学生被误解多年,压抑已久的爆发。平时,在各个社交平台上有关留学的词条中,总是充斥着一些不太友好的评论:
一年制能学到东西吗?
你是不是大学绩点不高,只能申请一年制的研究生吧?
新加坡一年制硕士课程受国内认可吗?
国内研究生都要读三年,一年不就是花钱买了个学历吗?
留学生们千辛万苦拿到的硕士学位,真的有那么“水”吗?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国外硕士课程的分类,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
授课型硕士—Masters by Coursework,包括文学硕士MA,工商管理硕士EMBA等,以授课、讲座以及论文为主,为就业提供学术基础。学制一般为1年到1年半。

工商管理硕士
研究型硕士—Masters by Research,包括MSIS、MPhil、MRes,更适合想要攻读博士的学生,读书期间不授课,跟着导师做研究。学制一般为2到3年。

信息系统科学硕士
不同于国内院校统一的三年制硕士,国外院校对硕士的划分更为详细。
授课型硕士的目的是直接为企业输送人才。而研究型硕士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能力,更注重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拓展。选择研究型硕士的同学们,一般都把读研作为未来继续冲击博士做的学术准备。
因此,如果只是以学习时间作为标准评价一年制硕士的含金量,这并不准确。
学制短≠含金量低≠学生能力差
很多学生选择一年制硕士,是根据自己的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的。比如有的学生想要早点毕业找工作,还有的学生想压缩时间早点拿到硕士毕业证。这就表示学生选择一年制硕士,并不是因为自己本身能力弱才做的决定。
所以想要来新加坡读硕士的小伙伴,不用怀疑新加坡硕士的含金量,也不要被网上的一些信息所误导,认为新加坡的硕士真的很“水”,只要花钱就能拿到毕业证。
星城有一位正在NUS攻读Biotech硕士专业的同学就说过,“我发现新加坡没有水硕这种东西。离放假还有一个礼拜,可是我现在有两个考试、两个期末论文,以及课堂演讲。同样在新加坡读所谓“水硕”的小伙伴更惨,他们寒假的时候还要上课。”
因此,国外没有所谓的“水硕”。读一年制的硕士仍需要提交毕业论文、面对查重的痛苦、无穷无尽的作业,以及考不完的考试。时间压缩了,可是学习内容并没有压缩。想要顺利取得毕业证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而且,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都是被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学校,在世界上的排名也非常靠前。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世界第11位,南洋理工大学排名第19位。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
如此高的排名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两所大学的学术能力。因此,想要进入这两所学校,不说本科背景如何,但申请者各方面的实力需要十分优秀,比如7分以上的雅思成绩,拥有丰富的名企实习经历或者相关工作经验。
而且,国内对从国外高校毕业回来的硕士留学生都提供了非常好的福利,如一线城市落户、创业优惠政策、子女入学优惠政策等等。
总而言之,一年制硕士最大的优势就是花更少的钱获得同等水平的学位证书,省时又省力。还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与实践密切结合。
在如今内卷激烈的2023年,学历提升与就业两不误,难道这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