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碩天花板?新加坡研究生究竟「水」嗎?
最近,各大社交媒體平台掀起一股「自嘲」風。正在海外或者曾經出國讀研的留學生們紛紛自嘲自己讀的是「水碩」,而其中很多都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或南洋理工等天花板級別的學校。
其實,這突如其來的自我調侃,不如說是留學生被誤解多年,壓抑已久的爆發。平時,在各個社交平台上有關留學的詞條中,總是充斥著一些不太友好的評論:
一年制能學到東西嗎?
你是不是大學績點不高,只能申請一年制的研究生吧?
新加坡一年制碩士課程受國內認可嗎?
國內研究生都要讀三年,一年不就是花錢買了個學歷嗎?
留學生們千辛萬苦拿到的碩士學位,真的有那麼「水」嗎?
首先我們需要弄明白國外碩士課程的分類,以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
授課型碩士—Masters by Coursework,包括文學碩士MA,工商管理碩士EMBA等,以授課、講座以及論文為主,為就業提供學術基礎。學制一般為1年到1年半。

工商管理碩士
研究型碩士—Masters by Research,包括MSIS、MPhil、MRes,更適合想要攻讀博士的學生,讀書期間不授課,跟著導師做研究。學制一般為2到3年。

信息系統科學碩士
不同於國內院校統一的三年制碩士,國外院校對碩士的劃分更為詳細。
授課型碩士的目的是直接為企業輸送人才。而研究型碩士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在某一專業領域的研究能力,更注重學生在專業技術領域的知識拓展。選擇研究型碩士的同學們,一般都把讀研作為未來繼續衝擊博士做的學術準備。
因此,如果只是以學習時間作為標準評價一年制碩士的含金量,這並不準確。
學制短≠含金量低≠學生能力差
很多學生選擇一年制碩士,是根據自己的自身實際情況去選擇的。比如有的學生想要早點畢業找工作,還有的學生想壓縮時間早點拿到碩士畢業證。這就表示學生選擇一年制碩士,並不是因為自己本身能力弱才做的決定。
所以想要來新加坡讀碩士的小夥伴,不用懷疑新加坡碩士的含金量,也不要被網上的一些信息所誤導,認為新加坡的碩士真的很「水」,只要花錢就能拿到畢業證。
星城有一位正在NUS攻讀Biotech碩士專業的同學就說過,「我發現新加坡沒有水碩這種東西。離放假還有一個禮拜,可是我現在有兩個考試、兩個期末論文,以及課堂演講。同樣在新加坡讀所謂「水碩」的小夥伴更慘,他們寒假的時候還要上課。」
因此,國外沒有所謂的「水碩」。讀一年制的碩士仍需要提交畢業論文、面對查重的痛苦、無窮無盡的作業,以及考不完的考試。時間壓縮了,可是學習內容並沒有壓縮。想要順利取得畢業證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而且,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都是被中國教育部認可的學校,在世界上的排名也非常靠前。在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世界第11位,南洋理工大學排名第19位。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
如此高的排名也從側面證明了這兩所大學的學術能力。因此,想要進入這兩所學校,不說本科背景如何,但申請者各方面的實力需要十分優秀,比如7分以上的雅思成績,擁有豐富的名企實習經歷或者相關工作經驗。
而且,國內對從國外高校畢業回來的碩士留學生都提供了非常好的福利,如一線城市落戶、創業優惠政策、子女入學優惠政策等等。
總而言之,一年制碩士最大的優勢就是花更少的錢獲得同等水平的學位證書,省時又省力。還以就業為導向,課程設置與實踐密切結合。
在如今內卷激烈的2023年,學歷提升與就業兩不誤,難道這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