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加坡人都不愿意生小孩!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新加坡2023年的居民新生儿人数为30510人,整体生育率仅0.97,写下历史新低。

图源:新加坡统计局
翻看过往的数据,2000年的生育率还有1.60,之后新加坡的生育率明显逐渐下滑,2022年跌到了1.04,去年更是来到了0.97的低谷。
如果要维持人口结构稳定,生育率大概要保持在2.1左右。
新加坡已故总理李光耀在2012年说过:“如果不能扭转生育率的下降趋势,新加坡将会垮掉的!”

图源:新加坡统计局
新加坡人为什么不愿生?
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2月28日)在国会中指出,新加坡生育率低的原因,包括年轻人已经不再把婚姻和生儿育女视为人生目标;一些夫妻觉得生孩子会导致无法同时兼顾家庭和事业,或是担心没能力负担养育孩子的开销。
不得不说在新加坡,养娃成本太高了。
新加坡养育成本超高
根据财经网站D&S的估算,在新加坡把孩子从婴儿养育到18岁,成本是22万7750新元,约等于人民币122万元。

现在我们来看看各阶段的费用。
第一阶段
从妊娠至出生
在新加坡,孕检和婴儿出生的费用,由于公立和私立医院存在差别,因此费用介于5000新元至1万5000新元之间。
第二阶段
0-4岁托儿所
在这个阶段,D&S估算,平均费用每年1万3640新元。
托儿服务分三类,一类是女佣,每月大约1000新元,一类是专职保姆,每月大约1500新元至1800新元,一类是托儿所,每月720新元。

(新加坡的托儿所,新加坡眼档案照片)
假设父母把婴幼儿送去托儿所,每月720新元,加上消耗品和非消耗品,每年的花费大约是1万3640新元。
第三阶段
5-6岁幼儿园
5-6岁通常会进幼儿园。D&S估算,每月费用大约160新元。

(幼儿园。图源:新加坡眼)
如果上兴趣班,那么每月要加上两三百新元。
加上其他生活成本,此阶段成本是每年6600新元左右。
第四阶段
7-18岁
此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主流学校不收学费。
假设每周给孩子零用钱25新元,加上每月生活成本400新元,加上补习、兴趣班等等,每月至少要750新元。
再加上课本、图书、书包、衣服等等,每年成本大约9500新元。

0-18岁养育成本
合计至少22.8万新元
这四个阶段的养育成本加起来,一共19万1760新元。
如果加上每年1000新元保险保费、每年1000新元简单出国旅行、每年500新元新加坡境内游玩、每年500新元家庭庆祝生日等活动费用,那么,0-18岁一共出现22万7760新元费用,约等于122万人民币。
请注意,这是2023年估算的成本。现如今物价腾飞,出个国,其他的不说,就机票都不止1000新元了,哪是人均1000新元可以搞定的?
而且这笔钱还没算上孩子的其他的物质需求,如果想买个手机,换部电脑,还是看上哪双球鞋什么的,那可不止这个数。

图源:pixabay
大学本科+养育费用
现在我们来看看上了大学之后的养育费用。
假设孩子进本地大学,NUS、NTU、SMU、SIT、SUSS、SUDT,每年学费介于9000-13000新元,医科、牙科等超高学费的不计。
加上宿舍费用,每年7000多,以及生活费,本科生一年得2.2万至2.7万新元左右。
那么,四年下来,平均得10万新元;加上0-18岁的22.8万,一共需要32.8万新元,约等于176万人民币。
而这还只是新加坡普通家庭的支出而已。
真是压力山大!
新加坡什么都贵,自己都快养不起了,还生娃?
新加坡第9次登全球最昂贵城市!租金、拥车证、医药费都贵得离谱
除了高昂的育儿费用,观念的改变也让不少人觉得,生儿育女不再是人生中必经的过程。
新加坡年轻人可以接受婚后不生小孩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PS)不久前对2300多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新加坡青年(21到34岁)中,72%认为婚后不需要生小孩,82%认为保持单身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七成认为不需要结婚。这些比例都比另外两组年龄层的受访者(35岁到49岁,以及50岁到64岁)来得高。
年轻人要么不想结婚,要么结了婚不生,哪来的小宝宝?

对于此结果,分析师认为青年已经不把结婚生子这件事,当作重要的人生目标。
大概在20~30年前,还能听到有人说“养儿防老”,如今在新加坡已经很难有机会听到这个词汇了。
新加坡政府出招鼓励生育
新加坡人不想生,政府最头痛,李显龙总理甚至在演讲中打趣说道,他不担心新加坡找不到地方盖组屋,或是新加坡人买不起组屋,而是担心将来这些建好的组屋,里头都找不到小宝宝。
为了鼓励新加坡人多生育,新加坡政府可说是下足了血本,推出了各种奖励措施。
不是担心钱不够养不起吗?政府直接砸钱。
2023年2月14日起出生的新加坡籍婴儿,无论是第几胎,家长都将获得额外3000元婴儿花红现金奖励。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第一和第二胎,婴儿花红现金奖励将从目前的8000元增至1万1000元;从第三胎开始,现金奖励将从目前的1万元增至1万3000元。 生越多,领越多。

图源:pixabay 在孩子出生后的首18个月,父母可以获得多达9000元的现金奖励;从孩子2岁起,家长每半年可以获得400元,直到孩子6岁半。 此外,2023年2月14日起出生的婴儿,无论是第几胎,父母只要为他们开设儿童培育户头,获得的起步津贴将从3000元增至5000元。 而家长存入孩子儿童培育户头的款项,可获得政府一元对一元的配对填补。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的儿童培育户头配对填补顶限,将会调高1000元,即分别上调至4000元和7000元。

觉得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增加父母的育婴假。 从今年开始,父亲可享有的有薪陪产假将增至四周,虽然新增的两周陪产假不是强制的,但只要雇主同意,政府将承担额外两周的有薪假。黄循财还重点呼吁“爸爸们也要加入到育儿过程中”。 育有两岁以下孩子的在职父母,也可以在孩子出生的首两年内,各自拿一年12天的无薪育婴假。持续为雇主工作至少三个月的本地儿童父母,都有资格申请这个额外育婴假。

图源:pixabay
新加坡人力部也规定,在小孩满7岁之前,父母可以享有6天带薪的育儿假。

图源:新加坡人力部
一些夫妇之所以延迟生育,是因为想等到新买的组屋交付,搬到新房子后才开始“造人计划”。为此,政府推出了育儿短期住屋计划,让育有小孩的夫妇,在等待新组屋完工前,能够有一个地方安顿。
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副总理黄循财宣布,将提供育儿短期住屋计划补助券,为期一年,进一步减轻年轻家长的负担。
给钱,给假期,还准备临时住房,新加坡政府拿出了“催生三板斧”,再加上今年又是龙年,2024年新加坡的生育率,应该有望止跌回升。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
网络资料整理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