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将教育作为一项国民事业来发展,该国的财政支出,除了国防,教育经费是最高的。
新加坡整个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分流制度的设计真心复杂,但是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模式,比如孩子具体修读多少年的中学,是根据个人能力和学习进度决定的,并非一刀切。
那新加坡教育体系为何能在全亚洲拔得头筹呢?
在国际教育领域,经合组织(OECD)自 2000 年开始,每 3 年开展一次针对各国 15 岁学生能力的测试,即 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其地位可被视为 “教育界的世界杯”。
从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来看,新加坡几乎屡获桂冠;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新加坡学生在数学能力、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这关键三方面也稳居首位。
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在采用新加坡的数学教材。除了数学教育之外,新加坡的整体基础教育,在亚洲都排名第一。
什么是新加坡教育?
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曾指出:“对于新加坡而言,无论种族、宗教或语言背景如何,我们都必须确保那些具有天赋和才能的年轻一代能够接受最高水平的教育,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在此理念的引领下,新加坡大力推行精英教育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优先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给表现优异的学生群体,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效益提升。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体系,简而言之,是一种分层选拔与分流培养机制。通过层层筛选,让优秀的学生在更高层次的平台上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为普通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路径,帮助他们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沿袭英国的教育制度,以母语+英语双语教育为特色。
新加坡教育部负责监督国家课程的开发,其中明确了“期望的教育成果”,即学生在生活技能、知识技能和学科知识方面的卓越表现。这些成果涵盖品格发展、自我管理技能、社交与合作能力、读写与计算能力、沟通能力、信息素养、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以及知识应用技巧。
新加坡的教育为何屡屡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基础教育?它吸取了东西方教育的精华,既有应试教育来捶打基础知识,也有西方教育体制的灵活与弹性。
明确的性别教育,不求整齐划一
国内的很多幼儿园,会追求统一和整齐划一。在传统的教育看来,青春期以前的孩子,都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在国内,甚至很多幼儿园,都还不分男女生。小男孩小女孩,都在一个地方上厕所。
在新加坡教育中,从低龄就开始的性别教育。孩子们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认识厕所便是第一课。男女分门进,彼此都要尊重对方。才三岁多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有严格的隐私保护意识,这是很重要的态度。

“强迫”孩子们玩儿的学校
在新加坡的幼儿园,每周一至周四都会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程,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例如,周一安排体育锻炼活动,周二开展音乐课程,周三进行英文戏剧表演,周四则是中文戏剧活动。而周五则被设定为家庭日,孩子们可以回家享受父母的陪伴。
孩子们放了学,基本所有学生都要去CCA。
CCA(Co-Curricular Activities),类似选修课。孩子们一年级刚入学的时候,就会有将近200门课外社团活动供选择,包括艺术、体育、戏剧、科学等。
在新加坡,整体素质直接和升学挂钩。在CCA得分较高的学生可以享受“升学优待”,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甚至一些好的学校还可以直接录取。
这种方式,从根源上,鼓励了新加坡的孩子们不做高分低能的应试教育产物,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多方发展自己的能力素质。
双语只是基础
在新加坡的当前教育体系中,汉语与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一同被认定为官方语言。因此,新加坡学校非常支持学生学习第三、第四外语。从小学阶段到大学,学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

新加坡数学全球第一
新加坡基础教育在亚洲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教育更是全球知名,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
我发现,新加坡的许多幼儿园采用国际ABCD儿童启蒙法(Abecedarian Based Child Development)。这种方法通过为孩子提供丰富的体验和充足的脑部刺激,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认知水平。
幼教教师会在平时的阅读、玩游戏和日常活动中,专注与小朋友进行言沟通,激发他们大脑主动思考,并且这些活动都是一对一进行,以保护孩子的个性。
例如,在用餐时,教师会先描述食物的特征,然后询问幼儿是否喜欢或是否想吃更多,引导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在玩游戏时,教师会专注于描述孩子的动作,询问他们接下来打算做什么,并用语言将这些内容清晰地叙述给孩子听。
孩子们可以在不经意间通过教师的描述与自己的复述进行对照。此外,像换尿布、洗手等日常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来激发幼儿的思考和促进其成长。

建模思维也是新加坡数学最重要的特色。通过建模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化成简单并且直观的计算方式。
在新加坡的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教育中,用得最多的,就是CPA教学法。
C - Concrete 具象化
P - Pictorial 形象化
A - Abstract 抽象化
具象化主要就是使用数学教具,这块主要用来培养孩子的数感。
形象化就是通过图像将问题表述出来,是为向抽象化过渡做准备。而新加坡的数学基础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了“P-形象化”这个过程,这个就是Model Drawing 绘画建模。注重结果同时注重过程,给孩子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最后的抽象化就是具体的建模了。建模将复杂的数学问题抽象为简单的数学图形,方便孩子理解。
总之,在数学教育的上,中国小朋友学的数学真的比较难,重视计算;着重书面考试,孩子们往往能在考试中能取得优秀成绩,而新加坡教学方法一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重视应用数学的学习,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注重解题思路,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套用公式。
新加坡非常普通的小学或者是任何一间国际学校里,都会腾出很大的一块空间做人文社会历史角,陈列各类有历史意义的物件,以模型、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还原历史人文社会场景,让孩子们能接触历史、穿梭于时空。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也同样需要高效率培养。个性化教育和探究型思维,构成了新加坡教育体系的理念基础,这样一个高效率的制度,才可以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
文字 // 网络
图片 //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