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全球GDP约有10%来自旅游业,其中大部分依赖于航空旅行。鼓励人们再次安全飞行将是拉动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为遏制新冠疫情而实施的国际旅行限制,已致全球23家航空公司倒闭。
这23家航空公司包括印度德干航空公司、加拿大乔治亚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土耳其阿特拉斯环球航空公司、秘鲁哥伦比亚航空公司、美国指南针航空公司、意大利欧内斯特航空公司、英国弗莱比航空公司、阿根廷拉塔姆航空公司、奥地利欧洲勒韦尔航空公司、美国迈阿密国际航空公司、泰国酷鸟航空公司、智利One Airlines、美国拉夫恩航空公司、南非航空公司、德国太阳快运航空公司、厄瓜多尔国家空运公司、虎航澳大利亚公司、美国跨州航空公司和维珍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等。
欧洲最大航空集团法航-荷航集团27日宣布,即日起至2021年年底,法国国内航班将减少40%,一些目的地将关闭。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日均客运量从疫情爆发前的35万人次降至不足3000人次,旗下760架飞机中约700架暂时停飞,第一季度亏损12亿欧元,第二季度预计亏损更多。

英国航空公司母公司国际航空集团第一季度亏损16.8亿欧元。法航-荷航集团表示,目前每天损失约2500万欧元,公司的现金流将于6月耗尽。负债累累的美国航空公司目前的目标是在下个月底之前将损失降至每天5000万美元。
随着需求减少、订单取消,以及疫情导致工厂停工,航空产业链上游的飞机制造商和供应商也难免受损。
法国空客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有66架飞机订单被取消,1至4月飞机交付量仅为136架,同比减少约100架。空客已宣布下调三分之一产量以适应市场变化,这是空客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产量调整。
有专业人士表示,飞机制造商对改变产量非常谨慎,空客这一减产决定,表明空客预期飞机市场需求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将处于低迷状态,也结束了空客超十年产量持续提升的时期。

空客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波音公司情况更糟。
1月和4月波音都是零订单,一季度飞机订单取消量达196架。波音一季度净亏损6.2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1.5亿美元。波音3月就开始寻求政府援助,7月27日又宣布今后几周将裁员超过1.2万人。
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也受到供应链断裂和停工的冲击。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其在4月初宣布放弃今年盈利目标、交付目标、现金储备目标并停止股东分红后,本月20日又宣布裁员9000人。
由于行业前景黯淡,资本市场上航空股也遭到抛售。美国知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4月已经清仓美国四大航空运营商股票,巴菲特坦言自己先前投资航空运营商是“误判”,对航空运输业而言,“世界变了”。

整个航空业遭遇“至暗时刻”。美国业内人士表示,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比“9·11”恐怖袭击还严重,因为影响是全球性的。航空业困局短期难以逆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开源节流,以求自保。
航空业属于典型的重资产企业,因航空公司需要支付庞大机队的租金和利息、机场登机口的租金,以及机组人员的工资。在负重累累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必须降低成本,保证其运营现金流转,以减轻资金耗尽破产的风险。
为此,全球航空公司采取了包括裁员停薪、延期支付租金及股息、减缓飞机生产速度甚至变卖飞机等一系列的措施,而各国当地政府也出手援助。
美国,美联邦对航空业的救助金覆蓋了总劳动力成本的三分之二。据估计,该行业多达三分之一的人将被裁员,受影响的职员大约有750,000名,包括飞行员、空姐、行李搬运工、机械师等。

新加坡航空(SIA)最大股东是政府控股的淡马锡集团,该集团计划通过发行新股作为国家援助计划以筹集90亿美元的流动资金,并对1万名员工实行强制性的无薪假期。
对于民营航空来说,如果没有政府出手援助,破产是必然。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海航集团(私企),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亏损总计20亿美元。为了偿还巨额债务,海航未来可能面对被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和国际航空收购的局面。
即使如此,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国际航空业需求或需5年才能恢复至疫前水平。
航空业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交通生命线,也是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只希望,航空公司们能够挺住,坚持到可以重新起航的那天。
资料来源:
1. 新浪财经:全球航空业一片灰暗 中国航空公司却在逐渐恢复
2. 艾媒网:“寒冬”下的航空业:全球23家航司倒闭
3. 走出去:疫情之下,东南亚航空业何去何从?
4. 联合新闻网:疫情重创航空业 新航逾6000名员工放无薪假
5. 国际航协:全球航空业 2020 年将亏损 843 亿美元
6. 时代财智:疫情重创,航空业3年难复元
7. 财经观察:遭遇史无前例冲击 全球航空业忙自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