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疑似摆了一个“乌龙”,10月27日暴增至5000之后前天又回落3000多例。
但是这不意味着社区疫情好转了,恰恰相反种种迹象表明新加坡还在水深火热之中。

*按照每百万人感染率,新加坡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特别是当别的国家疫情纷纷好转,新加坡成了世界上最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每百万人感染率增速惊人、抗疫表现排名暴跌。

(图源:8视界)
梁浩楠医生认为,到目前为止,日增5000都不能说是“最高的数字”, 新加坡每个人最终都有机会感染,最终的累计病例数字可能是500万。

(截图:央视新闻)

(资料图:晚报)
而且,疑似为病例进一步激增做准备,新加坡的方舱医院又又又建起来了。
明星打卡地标建筑F1维修站 变成了方舱医院
新加坡居家康复实行了一个月之后,现在又开始建“方舱医院”了。
本地媒体发现,滨海湾的F1维修站大楼正被改造成一个为新冠患者服务的医疗设施。


这个新闻也让人感觉到吃惊,毕竟F1维修大厦象征着新加坡举办F1赛事最繁荣的时候。


全世界各地的人齐聚新加坡; 市中心的公路夜间变成赛道; 顶级歌手在这里表演,明星纷纷打卡……

(图源:INS@周杰伦)
就连明星周杰伦来新加坡拍旅游综艺节目的时候,第一站也是F1维修大厦。

(截图:《周游记》)
新加坡每逢节假日,一些重大表演也会在F1维修大楼前举行,比如春节后的妆艺大游行。

F1维修站位于滨海湾,远眺滨海湾花园,就在新加坡摩天轮下面,风景很好。
现在,这个地方从景点变成了“方舱医院”。
前后的反差对比有些惊人……
我们来看看F1方舱医院是什么样

(图源:海峡时报)
F1维修站里面的广阔空间确实很适合改造成隔离、疗养的场所。
布局类似于去年的Expo会展中心, 在建筑群内大厅已经被隔成了不同的区域,床位的编号也达到了600多张,它们之间安装有隔板。
靠墙的地方贴著几个 "分流站 "的标志,下面摆放着机器和似乎是检查站的东西。

新加坡现在除了居家隔离,还实行分诊治疗
指的是根据病情程度决定哪些病人应该先接受治疗的过程,设施主要有两种:社区护理设施和新冠治疗设施。
1)新冠治疗设施供给那些一般情况良好,但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的风险的患者。设施中拥有医疗能力和资源,包括氧气补充。
2)而社区护理设施是那些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且一般情况下身体良好,但由于各种原因需要隔离的人而设。

F1维修大厦目前还没有病人入住该设施,但工作人员说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该设施将于11月开放。
新加坡旅游局体育总监说:
"F1维修站大楼已被确定为一个合适的临时场地,因为它有现成的设施,而且今年不用于F1比赛活动。"
今年F1比赛原定于10月1日至10月3日举行,但是由于疫情,6月宣布取消。一旦改造成隔离设施,估计明年也不一定会有。

*F1维修大楼空置已久,周末只有零星几个人在野餐
网友则对此感到感慨,同时也觉得有点不好的预感,这个时候还在建新的方舱医院,到底意味着什么 “接近隧道尽头的光亮?!!!”

“意味着病例还会继续增加?懂了”

“只有600个床位,现在每天的感染已经超过3000……”


(图源:新加坡旅游局)
“在滨海湾隔离!”

“有人预计12月上半月将有一大波感染,祈祷中”

梁浩楠:5000不是最高数字 最后每个人都会感染
不但网友从新加坡继续建方舱医院的行为,推测病例还会源源不断的来, 连专家医生也认为新加坡疫情没这么快结束。

*每日社区新增病例
10月27日新加坡病例戏剧化飙升,总比例突破5000,社区病例也高达4651,几乎比平时多了三分之一。
没想到第二天又打回原型,前天社区病例回到3171例。
新加坡病例忽高忽低让人琢磨不透,有人说27日那天是积压的病例、也有人说可能测试出问题出现“假阳性”。
不管如何,我们从住院、重症和ICU数字来看,新加坡的疫情都还没有到峰值。

*每日住院和吸氧人数 住院人数和需要吸氧的人数并无明显减少,从感染率看,最多可以说是趋于平稳。

本地感染率(以上图表:卫生部)
当我们觉得日增5000那天是个意外,新加坡传染病医生又发话了。

(图源:hope singapore)
梁浩楠医生认为日增5000不是峰值,新加坡每个人最终都有机会感染,最终的累计病例数字可能是500万。
500万意味着什么呢?
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的数字,新加坡常驻人口为545万人, 按照梁医生的说法,这几乎等同于新加坡常驻人口,也就是最终每一个人都会得新冠。

(图源:CNA)
但是他又强调,随着开放确诊还会增加,但焦点不应该是在每日确诊数字, “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加护病房的患者人数,那些需要插管以及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人数。”

(图源:TNP)
最后,梁浩楠医生补充说,如果大家对病例感到担忧,那么就去接种疫苗,因为:
“接种了疫苗之后,即使感染上病毒,也只会像得了伤风感冒那样,不会有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