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疑似擺了一個「烏龍」,10月27日暴增至5000之後前天又回落3000多例。
但是這不意味著社區疫情好轉了,恰恰相反種種跡象表明新加坡還在水深火熱之中。

*按照每百萬人感染率,新加坡已經位居世界前列 特別是當別的國家疫情紛紛好轉,新加坡成了世界上最嚴重的幾個國家之一:每百萬人感染率增速驚人、抗疫表現排名暴跌。

(圖源:8視界)
梁浩楠醫生認為,到目前為止,日增5000都不能說是「最高的數字」, 新加坡每個人最終都有機會感染,最終的累計病例數字可能是500萬。

(截圖:央視新聞)

(資料圖:晚報)
而且,疑似為病例進一步激增做準備,新加坡的方艙醫院又又又建起來了。
明星打卡地標建築F1維修站 變成了方艙醫院
新加坡居家康復實行了一個月之後,現在又開始建「方艙醫院」了。
本地媒體發現,濱海灣的F1維修站大樓正被改造成一個為新冠患者服務的醫療設施。


這個新聞也讓人感覺到吃驚,畢竟F1維修大廈象徵著新加坡舉辦F1賽事最繁榮的時候。


全世界各地的人齊聚新加坡; 市中心的公路夜間變成賽道; 頂級歌手在這裡表演,明星紛紛打卡……

(圖源:INS@周杰倫)
就連明星周杰倫來新加坡拍旅遊綜藝節目的時候,第一站也是F1維修大廈。

(截圖:《周遊記》)
新加坡每逢節假日,一些重大表演也會在F1維修大樓前舉行,比如春節後的妝藝大遊行。

F1維修站位於濱海灣,遠眺濱海灣花園,就在新加坡摩天輪下面,風景很好。
現在,這個地方從景點變成了「方艙醫院」。
前後的反差對比有些驚人……
我們來看看F1方艙醫院是什麼樣

(圖源:海峽時報)
F1維修站裡面的廣闊空間確實很適合改造成隔離、療養的場所。
布局類似於去年的Expo會展中心, 在建築群內大廳已經被隔成了不同的區域,床位的編號也達到了600多張,它們之間安裝有隔板。
靠牆的地方貼著幾個 "分流站 "的標誌,下面擺放著機器和似乎是檢查站的東西。

新加坡現在除了居家隔離,還實行分診治療
指的是根據病情程度決定哪些病人應該先接受治療的過程,設施主要有兩種:社區護理設施和新冠治療設施。
1)新冠治療設施供給那些一般情況良好,但有可能發展成嚴重疾病的風險的患者。設施中擁有醫療能力和資源,包括氧氣補充。
2)而社區護理設施是那些新冠檢測結果呈陽性,且一般情況下身體良好,但由於各種原因需要隔離的人而設。

F1維修大廈目前還沒有病人入住該設施,但工作人員說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該設施將於11月開放。
新加坡旅遊局體育總監說:
"F1維修站大樓已被確定為一個合適的臨時場地,因為它有現成的設施,而且今年不用於F1比賽活動。"
今年F1比賽原定於10月1日至10月3日舉行,但是由於疫情,6月宣布取消。一旦改造成隔離設施,估計明年也不一定會有。

*F1維修大樓空置已久,周末只有零星幾個人在野餐
網友則對此感到感慨,同時也覺得有點不好的預感,這個時候還在建新的方艙醫院,到底意味著什麼 「接近隧道盡頭的光亮?!!!」

「意味著病例還會繼續增加?懂了」

「只有600個床位,現在每天的感染已經超過3000……」


(圖源:新加坡旅遊局)
「在濱海灣隔離!」

「有人預計12月上半月將有一大波感染,祈禱中」

梁浩楠:5000不是最高數字 最後每個人都會感染
不但網友從新加坡繼續建方艙醫院的行為,推測病例還會源源不斷的來, 連專家醫生也認為新加坡疫情沒這麼快結束。

*每日社區新增病例
10月27日新加坡病例戲劇化飆升,總比例突破5000,社區病例也高達4651,幾乎比平時多了三分之一。
沒想到第二天又打回原型,前天社區病例回到3171例。
新加坡病例忽高忽低讓人琢磨不透,有人說27日那天是積壓的病例、也有人說可能測試出問題出現「假陽性」。
不管如何,我們從住院、重症和ICU數字來看,新加坡的疫情都還沒有到峰值。

*每日住院和吸氧人數 住院人數和需要吸氧的人數並無明顯減少,從感染率看,最多可以說是趨於平穩。

本地感染率(以上圖表:衛生部)
當我們覺得日增5000那天是個意外,新加坡傳染病醫生又發話了。

(圖源:hope singapore)
梁浩楠醫生認為日增5000不是峰值,新加坡每個人最終都有機會感染,最終的累計病例數字可能是500萬。
500萬意味著什麼呢?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的數字,新加坡常駐人口為545萬人, 按照梁醫生的說法,這幾乎等同於新加坡常駐人口,也就是最終每一個人都會得新冠。

(圖源:CNA)
但是他又強調,隨著開放確診還會增加,但焦點不應該是在每日確診數字, 「我們應該關注的是加護病房的患者人數,那些需要插管以及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人數。」

(圖源:TNP)
最後,梁浩楠醫生補充說,如果大家對病例感到擔憂,那麼就去接種疫苗,因為:
「接種了疫苗之後,即使感染上病毒,也只會像得了傷風感冒那樣,不會有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