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机竟是60家公司挂名董事!什么是挂名董事?让你一文看懂

示意图。(图:Pixabay)
一名私召车司机竟是60家公司挂名董事!但,他因未履行董事职责,被判罚款2万8000元。究竟什么是挂名董事?谁可出任?一人又可担任几家公司的挂名董事?《8视界新闻网》一一解答。
私召车司机任60家公司挂名董事
根据新传媒英文新闻网TODAY,46岁的私召车司机 Leonard Koh Meng Huat 是60家公司的挂名董事,并从中获取5万7009元的酬劳。因玩忽职守,他的其中一个公司银行户头被用来接收诈骗赃款。
他共面对46项抵触公司法令的控状。他承认其中七项,余项在法官下判时一并考虑在内。在审理这起案件时,正是本地爆发最大宗洗黑钱案之际。
为了加强反洗黑钱效率,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正在探讨限制个人挂名董事的名额,预计明年初向国会提呈企业服务供应商修正法案。
什么是挂名董事?
我国规定,所有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公司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至少一名董事。董事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创业入境准证或就业准证持有人。
持有其中一种准证并符合条件的外国人,可在本地创业或是担任专业人员、经理和执行人员。
这也意味着,有意在新加坡注册成立公司的外国创业者,必须委任本地居民出任董事一职。而这一职务,一般被称为挂名董事。
谁可出任挂名董事?
一般来说,拥有本地住址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只要年满18岁,就有资格被委任为挂名董事。 此外,他们也必须充分了解职责范围和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拥有本地住址的就业准证持有者,必须在公司注册成立后,并获得人力部的批准,才可出任挂名董事。
挂名董事职务有哪些?
挂名董事往往是个被动的角色。挂名董事通常不参与董事会的决策,也不涉足日常业务运作。
但,这并非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当挂名董事。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卢耀群教授指出,挂名董事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确保公司遵守法规,这包括提交年度财务报告和定期处理财务报表。
更重要的是,如果挂名董事没有履行职责,他们可能要对任何问题或违法活动负起责任,如:玩忽职守或欺诈。
现有制度存有哪些缺陷?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麦润田指出,在现有的董事委任制度,人们仍可隐瞒身份,注册多家公司并委任他人为董事。
在无需挂名董事的过问之下,这些人可随意通过多家公司转移资金。
而且,通过注册离岸公司,并把这些离岸公司作为新加坡注册公司的股东,可以进一步隐藏这些公司背后的身份。
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麦教授说,监管机构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查找公司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还可以调查拥有新加坡公司的离岸实体的最终受益股东。”
一人可出任多少挂名董事?
麦教授认为,限制一个人出任挂名董事名额,并不表示就可堵住漏洞或弥补缺陷。原因是,大可以找更多人来出任挂名董事,或是赋予更高的酬劳。
“若真的要给出一个数额,我会说是十。” 但,他强调,还是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来作出判断,因为董事职责是个必须认真看待的议题。
麦教授指出,非上市公司,包括私人公司在内,一般对董事职位名额并无限制。不过,在许多国家,上市公司的董事职位最多只能有六个。
同样地,卢耀群教授也认为,为名额设顶限,并不是个“密不透风”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被委任的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为何非上市公司无名额限制?
麦润田教授表示,非上市公司对董事名额无限制,因为个别公司在不同的时间段,对业务需求有别。
“举个例子,一个船运或房地产公司,经常会对个别的船只或房产项目另外设立公司来减低风险。如此一来,每家公司都须要委任董事。”
从商业角度而言,卢耀群教授则希望,在改善这套制度时,不能因小失大。
理由为,要是在本地开设公司的条例变得更严峻,新加坡的亲商形象就可能受到损害,因此须在两者之间仔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