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为AACSB和EQUIS认证成员,亚洲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Universitas 21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在工程、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QS最新发布的2019亚洲大学排名新加坡国立重归第一~



城设方向

建筑方向

景观方向

RAC在今年推出了
“我在海外学设计”系列Lecture
请来了三十多位来自世界顶尖高校的嘉宾
就学校的教学风格、专业特色和学习生活作一个详细介绍
带你深入走进高校课堂
前辈们还将分享自己的申请经历
解答你的各种疑惑
详情登陆腾讯课堂观看哦~
学长学姐说

王哲
新加坡国立大学景观硕士
首先是你想学什么?然后你真正喜欢哪个学校,自己要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在申请之前,就要明确目标。
如果你的目标是移民,或者是之后留在那边工作,想人生阅历更丰富一点。我觉得也没问题,或者是你很喜欢那个国家,你觉得那边超级美。
建议的话,首先考虑的还是学术方面,如果你先明确自己想呆在什么样的学习环境里,学习什么样的设计风格,之后几年虽然很累,但是因为预期的跟你的设想差不多,心里会比较踏实。剩下可以参考的是学校所在城市和国家是怎么样的。
申请Tips
[1]Deadline: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甚至提前,所以大家还是要提前准备一下比较好。关于一些重要材料的准备:作品集、成绩单、个人陈述、推荐信等。要注意的就是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打印版的作品集,所以提前两周寄过去比较好。
[2]入学要求最少三年的相关教育背景。
[3]学费:MLA的学费是38850新币,差不多乘以五就是一年的学费。作为国际研究生的话,有一个政策简称SO,可以减免学费。大家可以一直关注学校官网,或者直接给小秘发邮件问一下。

作品集



Source:Zhe Wang
关于学校
[1] 住
大致有两种类型,左边是新加披组屋,一种比较便宜的房子,右边是公寓。这两个价格有差别,如果住组屋的话,找到合适的,基本可以自己住一间,但是公寓的话就比较贵。组屋花费可能500新币到一千新币不等。公寓就差不多要800新币到1300或者1500新币。

Source:Zhe Wang
[2] 吃
吃饭的花费我觉得跟北京上海差不多。如果你一个月生活费就是租房加吃饭,预算是1万的话,就能过的很好了。然后可能七八千也可以。
[3] 行
学校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是比较方便的。是靠近西海岸的一个地方,跟交通线路、地铁都很近。

Source:Zhe Wang
[4] 学校环境
读MLA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NUS的Utown。基础设施很完善,新加坡晚上很安全,所以不用担心呆到太晚。

Source:Zhe Wang
这个是上学期Studio的照片,苹果的台式机,联想的台式机,汇报就在这个地方。

Source:Zhe Wang
关于课程
师资
教师团队,上面一行三个老师是比较主要的老师,第一个是系主任,第二个是韩国老师,第三个是美国老师,下面是一些会带每个学期不同课程的老师。

Source:Zhe Wang
课程
NUS的MLA有四个Studio,不同尺度,每个学期有studio。
第一年第一学期会学一些Geo Design,第二学期会有两门跟植物相关的课。

Source:Zhe Wang
第二年第一学期,学比较实际的设计,第二学期课程比较少,除了一个studio之外,Urban Greening是系主任带的。这门课跟日本千叶大学还有清华大学合作,一般情况下是要飞去日本待一周多左右,可能还会跟清华大学老师和日本的三谷彻有一些交流。因为新加坡比较小,出国机会是比较多的,除了这门课有出国机会外,四个studio里面通常情况下会有两个studio是海外场地。最后一门就是你的毕业论文。

Source:Zhe Wang
Studio作品
Quarter
这个是第一个学期的studio,是韩国老师带的。老师比较擅长生态方面问题的解决。
一般情况下开始就是大家先要去调研,我们的调研场地其实蛮大的,我觉得差不多有200公顷左右。然后当时是大家分不同的小组去调研,然后接下来就是经历了前期很多调研,跟啊这些资料收集之后,每个人就会心里慢慢有一个自己偏向比较喜欢的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自己的issue,做的作品都是个人作品。因为除了前期是合作之外,后面的都是要有自己的一个设计作品,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群有自己的topic,基本上都不会重叠。

Source:Zhe Wang
后半个学期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做的更细一点。
在新加坡城市规划局未来的规划里面,这一部分要从工业区转型为住宅区。我的topic,在未来发展情况下,探索如何在未来住宅区内找一种沿海栖息地和人类住宅区,我们当时在调研的时候,大家去划皮划艇,老师会请到各个公司,或者是政府部门的人来讲一些基础知识,关于红树林的或者是城市规划的一些东西。

Source:Zhe Wang
我选了最有争议的一个地方,作为一个典范,在未来的住宅区,可能在未来发展之后可以达到很和谐的一种场景。

Source:Zhe Wang
City
这个课程是美国老师带的,他也很擅长社区跟农业方面的东西。我们去了印度的班加罗尔,相当于印度版的硅谷。他跟中国深圳发展有点相似,高科技不断发展,但是城市面临超多问题,不断的有很多移民从外地涌入,城市化问题相当严重,基础设施以及住宅都规划的不是很好。整个生活环境,当时我们一去班加罗尔也是很震惊的,有点像20年前中国普通城市,但是人口翻了两倍的那种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