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為AACSB和EQUIS認證成員,亞洲大學聯盟、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Universitas 21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
QS最新發布的2019亞洲大學排名新加坡國立重歸第一~



城設方向

建築方向

景觀方向

RAC在今年推出了
「我在海外學設計」系列Lecture
請來了三十多位來自世界頂尖高校的嘉賓
就學校的教學風格、專業特色和學習生活作一個詳細介紹
帶你深入走進高校課堂
前輩們還將分享自己的申請經歷
解答你的各種疑惑
詳情登陸騰訊課堂觀看哦~
學長學姐說

王哲
新加坡國立大學景觀碩士
首先是你想學什麼?然後你真正喜歡哪個學校,自己要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在申請之前,就要明確目標。
如果你的目標是移民,或者是之後留在那邊工作,想人生閱歷更豐富一點。我覺得也沒問題,或者是你很喜歡那個國家,你覺得那邊超級美。
建議的話,首先考慮的還是學術方面,如果你先明確自己想呆在什麼樣的學習環境里,學習什麼樣的設計風格,之後幾年雖然很累,但是因為預期的跟你的設想差不多,心裡會比較踏實。剩下可以參考的是學校所在城市和國家是怎麼樣的。
申請Tips
[1]Deadline:每年都會發生變化,甚至提前,所以大家還是要提前準備一下比較好。關於一些重要材料的準備:作品集、成績單、個人陳述、推薦信等。要注意的就是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列印版的作品集,所以提前兩周寄過去比較好。
[2]入學要求最少三年的相關教育背景。
[3]學費:MLA的學費是38850新幣,差不多乘以五就是一年的學費。作為國際研究生的話,有一個政策簡稱SO,可以減免學費。大家可以一直關注學校官網,或者直接給小秘發郵件問一下。

作品集



Source:Zhe Wang
關於學校
[1] 住
大致有兩種類型,左邊是新加披組屋,一種比較便宜的房子,右邊是公寓。這兩個價格有差別,如果住組屋的話,找到合適的,基本可以自己住一間,但是公寓的話就比較貴。組屋花費可能500新幣到一千新幣不等。公寓就差不多要800新幣到1300或者1500新幣。

Source:Zhe Wang
[2] 吃
吃飯的花費我覺得跟北京上海差不多。如果你一個月生活費就是租房加吃飯,預算是1萬的話,就能過的很好了。然後可能七八千也可以。
[3] 行
學校的地理位置相對來說是比較方便的。是靠近西海岸的一個地方,跟交通線路、地鐵都很近。

Source:Zhe Wang
[4] 學校環境
讀MLA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NUS的Utown。基礎設施很完善,新加坡晚上很安全,所以不用擔心呆到太晚。

Source:Zhe Wang
這個是上學期Studio的照片,蘋果的台式機,聯想的台式機,彙報就在這個地方。

Source:Zhe Wang
關於課程
師資
教師團隊,上面一行三個老師是比較主要的老師,第一個是系主任,第二個是韓國老師,第三個是美國老師,下面是一些會帶每個學期不同課程的老師。

Source:Zhe Wang
課程
NUS的MLA有四個Studio,不同尺度,每個學期有studio。
第一年第一學期會學一些Geo Design,第二學期會有兩門跟植物相關的課。

Source:Zhe Wang
第二年第一學期,學比較實際的設計,第二學期課程比較少,除了一個studio之外,Urban Greening是系主任帶的。這門課跟日本千葉大學還有清華大學合作,一般情況下是要飛去日本待一周多左右,可能還會跟清華大學老師和日本的三谷徹有一些交流。因為新加坡比較小,出國機會是比較多的,除了這門課有出國機會外,四個studio裡面通常情況下會有兩個studio是海外場地。最後一門就是你的畢業論文。

Source:Zhe Wang
Studio作品
Quarter
這個是第一個學期的studio,是韓國老師帶的。老師比較擅長生態方面問題的解決。
一般情況下開始就是大家先要去調研,我們的調研場地其實蠻大的,我覺得差不多有200公頃左右。然後當時是大家分不同的小組去調研,然後接下來就是經歷了前期很多調研,跟啊這些資料收集之後,每個人就會心裡慢慢有一個自己偏向比較喜歡的一個要解決的問題,會在老師的引導下找到自己的issue,做的作品都是個人作品。因為除了前期是合作之外,後面的都是要有自己的一個設計作品,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群有自己的topic,基本上都不會重疊。

Source:Zhe Wang
後半個學期就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做的更細一點。
在新加坡城市規劃局未來的規劃裡面,這一部分要從工業區轉型為住宅區。我的topic,在未來發展情況下,探索如何在未來住宅區內找一種沿海棲息地和人類住宅區,我們當時在調研的時候,大家去劃皮划艇,老師會請到各個公司,或者是政府部門的人來講一些基礎知識,關於紅樹林的或者是城市規劃的一些東西。

Source:Zhe Wang
我選了最有爭議的一個地方,作為一個典範,在未來的住宅區,可能在未來發展之後可以達到很和諧的一種場景。

Source:Zhe Wang
City
這個課程是美國老師帶的,他也很擅長社區跟農業方面的東西。我們去了印度的班加羅爾,相當於印度版的矽谷。他跟中國深圳發展有點相似,高科技不斷發展,但是城市面臨超多問題,不斷的有很多移民從外地湧入,城市化問題相當嚴重,基礎設施以及住宅都規劃的不是很好。整個生活環境,當時我們一去班加羅爾也是很震驚的,有點像20年前中國普通城市,但是人口翻了兩倍的那種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