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多学一种语言 新加坡双语政策旨在传承文化与价值观
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孟理齐说,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多种语言的社会,新加坡的后代不应仅将母语当作一种语言来学习,而不去了解谚语、成语等背后的历史含义。
新加坡的双语政策不只是为了让人们学会使用多一种语言,而是要把母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传承给下一代。
总理公署部长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长孟理齐博士星期六(4月8日)出席由新报业媒体信托举办的双语嘉年华。他在对话会上答复有关新加坡是否能不再按照种族划分母语的提问时说,推行双语政策是为了确保新加坡的文化和历史不会流失。

“我们要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感到自豪,这必须透过自己种族的母语才能做到。”
一些家长认为,若孩子花太多时间学母语,他们会失去其他方面的学习机会。
孟理齐指出,学习母语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孩子掌握好母语和英语并不纯粹是会说两种语言,语言之间的快速转换,也是一种可以运用在其他科目的技能。
他说,自己和妻子在孩子年幼时,通过带他们看马来语电影、到KTV唱马来语歌曲等,培养孩子对母语的兴趣。一直到现在,他都会确保孩子每天早上阅读《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和《海峡时报》来掌握新闻资讯并提升双语能力。
郑可为送孩子进三语幼儿园
本地歌手郑可为也在对话会上分享说,她会在家中多让孩子们聆听华语版的迪士尼歌曲及观看华语卡通,也陪他们阅读双语故事书,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华语的兴趣。
郑可为育有三名年龄分别为六岁、三岁和九个月的孩子。为了让他们接触更多不同语言,她将孩子们送到三语幼儿园就读,除了英语和华语以外,课程还包含日语。
“我想要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所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学习语言有助于开拓我们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
除了探讨如何鼓励孩子从小在家中使用母语的对话会,首届双语嘉年华的活动还包括改编自绘本《小红箱大梦想》的双语短剧、双语政策展览和多种益智游戏等。
总裁张丽琳:新报业媒体致力吸引年轻人 大量投资母语刊物数码产品
年轻受众代表了未来,新报业媒体集团须吸引年轻读者并与他们建立长久关系,才能确保新报业媒体依然是重要的新闻媒体企业。这些年来集团也大量投资于母语学生刊物和数码产品,以吸引年轻受众。
新报业媒体集团总裁张丽琳星期六(4月8日)出席首届双语嘉年华致辞时说,母语让我们和自己的根源相连,同时赋予我们独特的身份认同,以独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
这也是为什么新报业媒体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代表组成新加坡社群的不同群体,让他们与世界连接。集团的母语报章《联合早报》《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和《淡米尔之声》(Tamil Murasu)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扮演关键角色。
张丽琳说,这些年来,新报业媒体除了是值得信赖的新闻来源,也大量投资于学生刊物和数码产品,吸引年轻读者。这包括华文的早报《逗号》和《大拇指》、马来文的Gen-G和Cilik Cerdik,以及淡米尔文的Manavaar Murasu与Balaar Murasu。
“随着科技的颠覆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不断受到挑战,须寻找新的方式接触及吸引年轻读者。我们要很有创意地使阅读和语言变得有趣,尤其是母语。”例如,新报业媒体为孩童制作卡通动画和视频,并开发手机应用和游戏。家长可免费下载手机应用“小小拇指”,让孩子以生动的方式学习华语。
双语嘉年华由新报业媒体信托举办,获李光耀双语基金赞助。
张丽琳说,这场嘉年华纪念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百年冥诞,他一生都在倡导双语,在双语和母语方面所做的贡献对我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掌握双语能为新加坡人带来新机遇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星期六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为双语嘉年华致辞时说,新加坡应该帮助年轻一代收获掌握双语的好处,使双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语言,家长也扮演关键角色,他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用母语沟通。
在一个更加分裂的世界中,年轻人能够运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观点来沟通,具有很大的价值。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指出,随着亚洲经济增长,新加坡能成为全球和亚洲的重要枢纽,掌握双语会是一种竞争优势,为新加坡人带来新机遇。
王瑞杰星期六(4月8日)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One Punggol)为双语嘉年华致辞时说,我国应该帮助年轻一代收获掌握双语的好处,使双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充满生气。“为了培养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他们必须在一个自然、有吸引力及有趣的环境中接触母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学校里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并从小就让孩子接触母语。”
王瑞杰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指出,新加坡的语言环境正在迅速改变,政策也得与时俱进,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母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他说,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语言,家长也扮演关键角色,他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用母语沟通。“比如说,带他们去图书馆看一些母语的图书、看一些表演。要尽量地听、 讲和使用母语。”
另外,教育部也在研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母语,以新的方式来鼓励和激发孩童对母语的兴趣。“我也很高兴看到我们现在有很多戏剧团体、新闻报道和多媒体的方式,来激发孩子对母语学习的兴趣。如果大家努力的话,我们就会有更大的成就。”
今年是建国总理李光耀的百年冥诞,为纪念他在塑造和推广双语政策所做出的贡献,新报业媒体信托星期六在榜鹅综合社区中心举办双语嘉年华。这个嘉年华获得李光耀双语基金的赞助。
王瑞杰说,李光耀非常注重我国的双语政策,并称之为他“一生的挑战”。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 英语让我们能够和各族群沟通,加强社区凝聚力。英语也是个国际语言,让新加坡和世界接轨。母语则是让我们传承价值观和传统非常重要的管道。所以,双语政策对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
活动鼓励家长为孩子营造双语环境
双语嘉年华面向育有学前或小学儿童的家庭,主题是“双语真好玩”。为期一天的活动旨在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双语的使用,从小为孩子营造运用双语的环境。
王瑞杰致辞时说,双语嘉年华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有趣的活动如编码、探索大自然、做手工及学习新加坡文化等,让孩童从小就把语言融入生活。
嘉年华吸引约2000人参与。活动由《联合早报》《每日新闻》(Berita Harian)和《淡米尔之声》(Tamil Murasu)的校园团队联合策划。
育有三个孩子的陈丽君(44岁,设施经理)带四岁小女儿到榜鹅综合社区中心上芭蕾舞课后,参加了嘉年华的活动。
十分重视双语学习的她说,身为华人,掌握华文无可厚非。不过,只会双语对下一代来说或许已不够,她认为,孩子们甚至须要掌握三种语言才能占优势。
因此,除了尽量在家中和孩子说华语,她也让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跟孩子以方言沟通,为孩子制造接触潮州话和广东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