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设立了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 Assistance Plan;简称SAP),该计划为学术成绩优异且精通母语和英语的学生提供中学教育课程。该计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除英文之外的其他科目中使用母语为第一语言。该计划由指定的学校实施,这些学校被称为“特选”学校。目前,特别辅助计划的范围仅限于修读华文的学生,尽管未来有可能扩大到为其他族群提供辅助计划。
对于学生来说,要想进入“特选”中学,需要在小六离校考试(PSLE)中取得全国考生中前10%的成绩,并在英语和母语考试中取得优等评级。只有达到这些标准的学生才能有资格申请进入这些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特别辅助计划并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表现,还重视学生的品格、领袖才能、社交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进入“特选”中学后,学生需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文艺、体育和社区服务活动,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他们普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掌握良好的中文水平。因此,特选中文学校在过去几年也受到了广大新移民的欢迎和追捧。这些特选学校肩负着为新加坡培养双语人才和传承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传承华文教育的历史重任。
然而,华文学校的发展却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在新加坡独立之后,报名读华文学校的学生逐年减少。到了1977年,报名1978年入读华文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只占全国新生的10%。因此,很多华文小学因为收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闭,这进一步影响了华文中学的生源。
为了保留华文学校的优良传统,新加坡政府于1979年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推出了特别辅助计划(Special Assistance Plan,简称SAP)来改善双语教育的质量。在这个计划下,政府向九所历史悠久的华校提供更多资源和设施,并实施了一些政策来鼓励学生报读。这些特选学校提供双语并重的教育,不仅重视中文教育,同时也强化英文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双语环境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教育。

起初,新加坡只有九所特选中学。但是,到了2000年,南华中学也加入了特选学校行列,2012年南侨中学也被评定为特选中学,使得新加坡特选中学的总数增加到了11所。这些特选中学在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同时也促进了华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华文特选课程是新加坡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旨在为有志于学习华文的学生提供更加深入、专业的教育。其中,华文语文特选课程(简称华文语特)是一项为期两年的计划,它的核心课程是H2华文与文学,而且还要求学生选修一门与华文相关的科目。可以选择的科目包括H1华文理解与写作、H1中国通识、H2中国通识、H2翻译和H3华文与文学。此外,如果学生以前没有修读过中学华文文学,教育部还将提供一些辅助资料。
华文语特计划提供了丰富的教育体验,不仅包括必修课程,还包括语特营、文学讲座和浸濡计划等。此外,这个计划还开放给中三学生修读,而这些学生需要先修华文文学O水准科目。对于那些已经通过学校本华文文学科的学生,他们可以直接修读这个计划的核心课程。虽然这个计划仅为期两年,但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专业、系统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华文。
此外,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还提供了一个双文化课程,为期四年,旨在帮助中三至高二的学生掌握双语技能。其中,华文部和英文部合作提供的双文化学院是这个计划的核心。该计划还包括双语课程(Bilingual Programme),该课程是德明政府中学的一项必修科目,适用于所有中1至中4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中3及中4学生,他们还可能获选参加教育部的双文化课程,修读“中国通识深广课”,并有机会参加海外浸濡学习。总的来说,这些计划和课程为新加坡年轻一代的双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以下是新加坡11所特选中学
●圣公会中学 - Anglican High School
●新加坡公教中学 - Catholic High School
●圣尼各拉女校 - CHIJ Saint Nicholas Girls' School
●中正中学 (总校) - Chung Cheng High School (Main)
●德明政府中学 - Dunman High School
●华侨中学 - Hwa Chong Institution
●海星中学 - Maris Stella High School
●南侨中学 - Nan Chiau High School
●南华中学 - Nan Hua High School
●南洋女子中学校 -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立化中学 - River Valley High Sch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