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在1979年設立了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簡稱SAP),該計劃為學術成績優異且精通母語和英語的學生提供中學教育課程。該計劃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除英文之外的其他科目中使用母語為第一語言。該計劃由指定的學校實施,這些學校被稱為「特選」學校。目前,特別輔助計劃的範圍僅限於修讀華文的學生,儘管未來有可能擴大到為其他族群提供輔助計劃。
對於學生來說,要想進入「特選」中學,需要在小六離校考試(PSLE)中取得全國考生中前10%的成績,並在英語和母語考試中取得優等評級。只有達到這些標準的學生才能有資格申請進入這些學校。

值得一提的是,特別輔助計劃並不僅僅注重學生的學術表現,還重視學生的品格、領袖才能、社交技能和文化素養的培養。因此,進入「特選」中學後,學生需要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文藝、體育和社區服務活動,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對於第一代移民來說,他們普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掌握良好的中文水平。因此,特選中文學校在過去幾年也受到了廣大新移民的歡迎和追捧。這些特選學校肩負著為新加坡培養雙語人才和傳承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肩負著傳承華文教育的歷史重任。
然而,華文學校的發展卻經歷了曲折的歷程。在新加坡獨立之後,報名讀華文學校的學生逐年減少。到了1977年,報名1978年入讀華文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只占全國新生的10%。因此,很多華文小學因為收不到學生而被迫關閉,這進一步影響了華文中學的生源。
為了保留華文學校的優良傳統,新加坡政府於1979年做出了重要的決定,推出了特別輔助計劃(Special Assistance Plan,簡稱SAP)來改善雙語教育的質量。在這個計劃下,政府向九所歷史悠久的華校提供更多資源和設施,並實施了一些政策來鼓勵學生報讀。這些特選學校提供雙語並重的教育,不僅重視中文教育,同時也強化英文教育,使得學生能夠在雙語環境中獲得更加全面的教育。

起初,新加坡只有九所特選中學。但是,到了2000年,南華中學也加入了特選學校行列,2012年南僑中學也被評定為特選中學,使得新加坡特選中學的總數增加到了11所。這些特選中學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不僅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同時也促進了華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華文特選課程是新加坡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旨在為有志於學習華文的學生提供更加深入、專業的教育。其中,華文語文特選課程(簡稱華文語特)是一項為期兩年的計劃,它的核心課程是H2華文與文學,而且還要求學生選修一門與華文相關的科目。可以選擇的科目包括H1華文理解與寫作、H1中國通識、H2中國通識、H2翻譯和H3華文與文學。此外,如果學生以前沒有修讀過中學華文文學,教育部還將提供一些輔助資料。
華文語特計劃提供了豐富的教育體驗,不僅包括必修課程,還包括語特營、文學講座和浸濡計劃等。此外,這個計劃還開放給中三學生修讀,而這些學生需要先修華文文學O水準科目。對於那些已經通過學校本華文文學科的學生,他們可以直接修讀這個計劃的核心課程。雖然這個計劃僅為期兩年,但是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非常專業、系統的學習環境,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華文。
此外,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學還提供了一個雙文化課程,為期四年,旨在幫助中三至高二的學生掌握雙語技能。其中,華文部和英文部合作提供的雙文化學院是這個計劃的核心。該計劃還包括雙語課程(Bilingual Programme),該課程是德明政府中學的一項必修科目,適用於所有中1至中4的學生。對於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中3及中4學生,他們還可能獲選參加教育部的雙文化課程,修讀「中國通識深廣課」,並有機會參加海外浸濡學習。總的來說,這些計劃和課程為新加坡年輕一代的雙語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以下是新加坡11所特選中學
●聖公會中學 - Anglican High School
●新加坡公教中學 - Catholic High School
●聖尼各拉女校 - CHIJ Saint Nicholas Girls' School
●中正中學 (總校) - Chung Cheng High School (Main)
●德明政府中學 - Dunman High School
●華僑中學 - Hwa Chong Institution
●海星中學 - Maris Stella High School
●南僑中學 - Nan Chiau High School
●南華中學 - Nan Hua High School
●南洋女子中學校 -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
●立化中學 - River Valley High Scho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