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慢性伤口每年耗资逾3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0.07%

示意图。(图:iStock)
研究发现,慢性伤口每年耗资我国3亿5000万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07%。
考虑到我国将国内生产总值的4%用于医疗保健,这笔费用将构成显著的经济负担。
这项由杜克-国大医学院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领导的研究,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BMJ Open,是本地第一个以多元种族亚洲人口为对象、量化慢性伤口国家成本的研究。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7年因为慢性伤口而入住本地私人和公共医院的1万6750多名病患的资料,得出这个结论。
所谓慢性伤口,指的是在四个星期内无法愈合的伤口。报告说,这些伤口在已经患有其他疾病的年长者当中相当普遍,常见的包括:糖尿病溃疡和褥疮。
研究人员指出,慢性伤口可被形容为“无声的流行病”。由于患者需要频繁的治疗,因此花费很大。研究就显示,大部分花费来自住院费用,以及因为健康和生活质量恶化而造成的生产力损失。不过,如果实施适当的预防和管理规划,比如居家筛查和专科伤口护理诊所,这些费用有望减少。
杜克-国大医学院和新科研发布的新闻稿说,为了解决经济负担,新科研正在研发一个数据驱动的数码平台,以简化伤口评估、提供风险分层、促进护理协调,从而减少人力和成本。研究人员下来将评估这个平台在伤口管理方面的效率和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