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预制菜流向中国人的餐桌成为了热议的话题,更有新闻爆料“广州百余所小学食堂采供预制菜”!
孩子的饮食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忧心忡忡:预制菜能不能流向学校食堂?学校食堂的安全如何保障?、

那么,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民族、口味、禁忌都不相同,新加坡的中小学又是如何出招应对的呢?
PART.01 健康餐食在学校计划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内食堂的摊位是承包制度,要获选成为食堂摊主,也须具备几项条件:
所售卖的食物和饮料,必须符合保健促进局规定的健康及营养标准;
能在合理售价的基础上提供优质服务与食物品质;
遵循高标准的食物及个人卫生等。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新加坡教育部还和保健促进局联手推出了“健康餐食在学校计划”(HMSP)。

让处在学校环境中的孩子们可以选择更加健康的餐食和饮料。
为了把这个计划落到实处,新加坡为各级学校的食堂制定了“九条指导原则”。
九条指导原则
第一,饮料甜点要少糖(每100毫升不得超过6克,严禁使用人工甜味剂)。
第二,学校食堂不应售卖深度油炸及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香肠、午餐肉等)。
第三,在需要使用诸如椰奶、全脂奶等含有高脂肪成分的食物中,高脂肪成分中应当有一半以上用低脂肪成分取而代之;使用带有“较健康选择”(HCS)标志的烹饪油,黄油、猪油等禁止使用。

图源:保健促进局官网
第四,使用去皮的家禽肉和精瘦猪肉。
第五,除非有要求,食堂不得提供油腻、加酱、偏咸的汤。
第六,食堂区域内至少要有两台冷水机。
第七,每份套餐中要有四样食物,其中蔬菜和水果的供应量是:蔬菜不少于两甜品勺,水果不少于半个小苹果+半片西瓜。
第八,尽可能提供全粮食物。每份米饭或米粥中糙米的含量不少于20%;面条和通心粉必须含有不少于20%的全麦成分;三明治只准使用全麦面包;使用的快食面必须有“较健康选择”标志。
第九,售卖简餐的档口只准出售自制的简餐如沙拉、三明治等,或是加有“较健康选择”、“较健康简餐”(HSS)标志的商业制作食物。自制简餐要符合两条规定:与第2、3、4、5、7、8项“指导原则”保持一致;为1位学生1次提供的简餐中,食糖的含量少于1汤匙。
“健康餐食在学校”学校评奖
另外,保健促进局和教育部鼓励各所学校参加“健康餐食在学校”的全国性评奖。
对凡是参加评奖的学校,新加坡会派出经过认证的营养师和膳食专家前往该校,仔细检查其食堂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提供健康饮食。

图源:保健促进局官网
对于已经获奖的学校,一旦发现其提供的饮食没有遵照“九条指导原则”中的任何一项,会立刻收回其奖项,以示惩戒。
在这项计划下,学校食堂供应商遵循饮食服务指引,减少脂肪、糖和盐,并在套餐中提供全谷类、水果和蔬菜。
当然,除了关注食物和饮品的健康,保健促进局还会:
为参加该项目的学校的食堂开设烹饪课程,让厨师获得更多关于健康营养的知识以及用健康原料烹制健康餐食的技巧
为学校的食堂管理委员会提供简报,帮助他们管理餐食档口
为学生提供有关健康饮食的各种资源。
PART.02 家校共育,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健康餐食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在其中也发挥了很多的作用,为此,把“健康餐食在学校计划”延伸到学生家中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保健促进局制作了一份“父母指南”,帮助家长为孩子提供“最好最健康的”餐食。

图源:保健促进局官网
这份简明扼要的“指南”由英文、中文、马来文和淡米尔语编写,为每一位真心关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给出了8个小诀窍:
“好的开始”——为孩子准备健康足量的早餐。
“全谷类食品有益健康”——在为孩子准备的食物中,多使用全麦面包、糙米、全谷麦片、糙米面条等。
“好的油”——让孩子多食用橄榄油等健康食油。
“平衡口味”——帮助孩子摄入更少的糖和盐。
“瘦肉更健康”——也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少吃肥肉。
“越丰富越快乐”——让孩子养成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习惯。
“多喝水”——让孩子多喝饮用水,尽量不喝饮料、果汁等含糖饮料。
“较健康的选择”——为孩子购买食物和饮料,首选加有“较健康选择”标志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