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群东南亚的“特殊人群”,突然引起了中文网络里很多人的关注。
小红书上,这个不起眼的词条#马来西亚无国籍#,虽然只有3.8万人看过,但却引发了一阵热议。

这个词条由一群居住在马来西亚的无国籍女孩创立,从记事开始,身份,就是她们人生中的一大障碍。
因为身份问题,她们的日常生活面临着无数烦恼。而这种情况,在新加坡也有一些人从出生起,就没有了国籍......
无国籍人士引人关注
这些人的经历有多“悲惨”?
事实上,在马来西亚,无国籍人士的总人数并不少。
《亚洲周刊》曾报道,在整个马来西亚,至少有30万人正在面临身份带来的种种问题。

图源:UNHCR
与此同时,每一年都有至少2000人会提交马来西亚的公民权申请,想要摆脱无国籍带来的各种问题。
不过,通过这种方法真的成为马来西亚公民的机会却依旧相当渺茫。公民申请的通过率,大概只有0.0015。
也就是说,1000个人里面,平均也只有1.5人真的达成所愿。

图源:The Sun Daily
更让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无国籍人士,其实本身就没有太多选择。
特别是一些儿童,从出生开始,这个梦魇就一直伴随着他们,直到他们长大。而这些人的孩子,往往也是面临一样的遭遇......
马来西亚媒体《星报》也曾关注过这个问题,表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和他们的后代,会陷入一个个轮回,几乎找不到出路。

标题:“无国籍儿童陷入恶性循环”,来源:The Star
一些人,成为无国籍人士后备受歧视。甚至连书都无法读下去。
“我不敢外出,因为怕警察把我抓走,我没有朋友,也没有机会上学。”

还有一些人,考试成绩不错达到了学校的入学标准,但因为无国籍而最终被拒收。
即便是放弃升学想要去打工,但却因为没有身份,数次被人当成逃犯,好多次还因为这件事被送去警察局进行盘问。

一位无国籍女生晒出她的高中会考成绩单,她考了6个A但依旧没有大学读,图片来自网络
最终,他们只能去一些待遇福利稍差的地方工作,薪水自然比在很多地方少了许多,还会受到白眼和欺负。
而他们也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只求能求满足温饱需求。毕竟,生活下去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小红书网友的倾诉
“无国籍人士”这个词,成为了他们时刻背着的枷锁,也间接影响到了婚育问题。
因为,根据马来西亚的法律,除非他们找到了拥有马来西亚国籍的另一半,否则他们想要入籍几乎是遥遥无期的事。
不仅如此,以上步骤要是还有任何闪失,那他们不仅无法获得国籍,连他们的孩子也会成为无国籍人士!

图源:Human Rights Commission of Malaysia
事实上,不仅是马来西亚存在这个问题,新加坡也存在着这些无国籍人士。
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至今还未得到完美解决。
新加坡无国籍人士的众生相:
他喜获公民权、她至今无身份
2019年,新加坡本地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一名52岁的男子,苦等50年后,终于获得了新加坡公民权!

来源:早报
引述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国锋报》("Pioneer")杂志消息,这名名为亚历山大的男子,是在新加坡本地出生的,但他一出生就是无国籍人士。
据报道,他的父亲是波兰海军军人,母亲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护士。他的父母两人在是樟宜监狱相遇,并之后在新加坡定居的。
然而,由于父母沦落监狱,失去了外国国籍,因此双双被归类为无国籍人士......出生于新加坡的亚历山大,从小也就跟着无国籍了。

示意图
不过,在成长过程中,亚历山大曾有机会获得新加坡公民权。
当时,他曾完成了两年国民服役,有资格申请新加坡公民(基本上这时候申请是十拿九稳的事),但因为他当时想和姐姐姐夫移民去澳洲,结果就错失了机会......

图源:Todayonline
在服役结束后,亚历山大就在新加坡警察海岸保卫队工作了14年。在这期间,他无数次申请公民权,却被新加坡移民与关卡局拒绝。
在一次申请公民权的面试中,一位热心的移民与关卡局官员给他提供了建议,让他去提升自身技能之后再申请公民。
于是,他又修读了手术助理的课程,并获得相关证书。在拿到文凭后他再次申请成为公民,终于在2017年成功了,结束了几十年的等待!
而且,拿到公民权的他,之后也顺利和妻子成功申请到了组屋,拥有了自己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家!

图源:国锋报
但是,像亚历山大这样的人,在新加坡也并不是太多,还有很多无国籍人士,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新加坡没有国籍
“我”被当成逃犯
2016年,本地媒体The New Paper,采访了一名32岁的无国籍人士Yuvethra Selvanaiyagam(以下简称Yuvethra)。
采访中,记者发现她突然间就泪流满面,向自己哭诉自己第四次申请公民权被拒。
她说,从自己十几岁开始,就品尝到了无国籍带来的挑战,这急剧影响了她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生活。比如说,雇主看到自己是无国籍,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她是逃犯或是在寻求庇护。

图源:The New Paper
背负着“无国籍”的标签,Yuvethra失去了很多潜在的工作机会。
另外,由于是无国籍人士,她也没有一张合法护照。每当她有出国需求时,她都必须向目的地国家的大使馆提供身份证明和写一封解释信后,才能获得签证。
“我觉得自己是公司的负担,这让我感到尴尬。在情感上也让我很是伤心难过。”面对记者她死这么说的。

图源:The New Paper
新加坡这个她生活了32年的地方,在她心里是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事实上这是她的祖国,但一切的一切,都好像在提醒她是个“外国人”......这极大影响了她的身份认同。
因为父亲的原因
我不属于这个国家
和Yuvethra一样,一位化名为Cindy Lim的小学生,也是饱受困扰的一个无国籍人士。
从自己读小学开始,每当早会响起新加坡国歌时,她都会轻声合唱。但她从来都无缘亲手参加升国旗仪式。

示意图
此外,如果她参加学校夏令营活动,她也必须比其他同学支付更高的费用。
即使她来自低收入家庭,她也没有资格获得教育部的经济援助......
她的身份,完全是被父亲给拖累了。很早之前,她父亲因为拒绝参加国民服役而被剥夺了公民身份,连带着让她出生时也是无国籍人士。

示意图,图源:Todayonline
因为父亲的不负责任,Cindy Lim承受了“无妄之灾”。直到现在,问题似乎还没有得到解决。
成为“无国籍人士”因素多
有人是被剥夺了身份
事实上,在新加坡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自己出生时就被父母辈影响而没有了国籍。
也有一些人,是因为自己“作死”,从而失去了新加坡国籍。
2017年,一名曾经为新联赛甘柏足球联队效力的马里人,就被内政部通知将取消他的公民权!

这名球员来自马里,2003年他通过亲属计划(太太是新加坡人)成为新加坡公民。
但是,他之后就进行全球球赛操纵活动,通过在新加坡建立了团伙,他开始大肆操纵球赛。
甚至,这个团伙还会贿赂外国官员和球员,利用误判和踢假球操纵球赛。不仅在新加坡开展活动,他们还转成飞去国外,建立“关系网”。

当然,在被剥夺公民权后,新加坡当局也给了他上诉的机会。不过,按照他这种情况,上诉成功的可能相当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