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乾隆官窑粉彩八吉祥贲巴壶 H:26.3cm
佳士得香港拍卖,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此瓶敛口,圆柱头,束颈,斜肩,鼓腹,高圈足外撇,底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红彩篆书款。整身松石绿釉,粉彩为饰。口沿外周圈带粉红地蓝彩圈点为纹。圆柱头金彩勾勒折沿两环,上斜面与柱壁均作缠枝花卉,下斜面松石绿釉光素无纹。八吉祥主题错落其间,双鱼、华盖、法轮、宝伞、盘肠、法螺、莲花、宝瓶。腹底仰莲纹一周。圈足外周细线勾勒双层莲纹。此瓶,形制端范,松石绿地粉彩绘饰,观之华丽明洁。乾隆皇帝又笃信佛教,甚至亲自过问御窑佛教用品烧制,“贲巴”烧造工艺在此时达到顶峰,早年佳士得香港拍卖,新加坡QUEK家族旧藏。




清乾隆宫廷和田白玉兽面纹双龙活环耳狮钮盖瓶 高25.5cm,1.2KG
CHRISTIES 1998年11月16日 lot274 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新加坡重要郭氏家族旧藏 2020年6月18日新加坡国际拍卖会呈现。乾隆宫庭玉瓶多为皇帝与宫廷造办处参与设计,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加工制作,内容丰富,体现了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卓越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此乾隆宫廷玉瓶质地坚硬白如羊脂,晶莹细腻乃可鉴人,雕工精湛典雅。文化底蕴深厚、一气呵成,通体采用圆雕,透雕阴阳线刻技手法错落有致。清宫白玉的选材,要求严格多为上等的新疆和田白玉。和田白玉在其最初的形成过程中,肌体内往往夹杂许多金属矿物质,这使得绝大多数玉石都拥有不同的杂质,如此纯白洁净又无杂色的白玉非常稀有。








春水玉、秋山玉也称春水饰、秋山饰,是以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生活为题材的玉雕作品,常见于辽金元时期出土文物。辽代春水原本是指每年由皇帝率领,群臣参加的发生在泺水的春蒐活动,其主要内容表现为凿冰取鱼、海东青鹘捕鹅雁,是一种政治和娱乐融为一体的渔猎活动。金代春水的原本含义是因受皇帝督导,群臣和士兵参与,已演化成独特而重要的祭礼仪式。其目的在于女真人通过借海东青鹘捕鹅雁,来展现女真人在鹘的身上寄托他们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勇猛精神,寄托有一天能问鼎中原的雄心,表达的是一种民族气概和精神。


辽金和田白玉春水秋山玉饰件 L:8.5cm
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金史》中对此也有记载,将有鹘攫天鹅图案的服饰称为"春水之饰",将有虎鹿山林图案的服饰称为"秋山之饰",故将此种玉器定名为"春水玉"和"秋山玉"。“春水玉”表现了女真族在春天有趣而又扣人心弦的狩猎娱乐活动。此玉十分稀有,通体镂空透雕图案为一只天鹅躲藏于茂密的水草芦苇荷花丛中,企图逃避海东青锐利的眼睛,这种纹饰反应了当时元代皇室狩猎的场景,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玉质洁白如脂为上等和田白玉制作而成,值得收藏。

明代铜鎏金释迦摩尼像 H:20cm
早年德国Nagel 拍卖,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合金铜,螺发有蓝彩,顶髻,眉间有白毫,高鼻敛目,嘴角微扬,妙相庄严而不失慈悲;披右袒式袈裟,袈裟一角绕背覆搭右肩;露趾结全跏跌坐,下承仰覆连座,右手触地施降魔印,左手平放脐前。造像衣裳褶皱纹路的处理或可佐证其出处。衣裳纹饰格外精美并镶连珠纹为边,引人注目。原配鎏金封底,并刻十字金刚杵为饰。德国南部弗兰肯地区私人收藏后由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郭氏家族收藏。





清乾隆铜鎏金牛头欢喜佛 H:18cm
CHRISTIE'S 2015年6月9日,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本尊佛像头发冲上,牛头人身,面目狰狞,三目口张,右手持人形金刚杵,异性环抱,呈交合状,左右双脚各踩无知于脚下,下承莲花座,莲座宽大,通体镶嵌绿松石,整像工艺精湛,金色明亮,胎体厚重,风格鲜明,品相极佳,生态传神,乃造像中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