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重要家族部分藏品拍賣預覽

2020年05月31日   •   4萬次閱讀

清乾隆官窯粉彩八吉祥賁巴壺 H:26.3cm

佳士得香港拍賣,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此瓶斂口,圓柱頭,束頸,斜肩,鼓腹,高圈足外撇,底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紅彩篆書款。整身松石綠釉,粉彩為飾。口沿外周圈帶粉紅地藍彩圈點為紋。圓柱頭金彩勾勒折沿兩環,上斜面與柱壁均作纏枝花卉,下斜面松石綠釉光素無紋。八吉祥主題錯落其間,雙魚、華蓋、法輪、寶傘、盤腸、法螺、蓮花、寶瓶。腹底仰蓮紋一周。圈足外周細線勾勒雙層蓮紋。此瓶,形制端范,松石綠地粉彩繪飾,觀之華麗明潔。乾隆皇帝又篤信佛教,甚至親自過問御窯佛教用品燒制,「賁巴」燒造工藝在此時達到頂峰,早年佳士得香港拍賣,新加坡QUEK家族舊藏。

清乾隆宮廷和田白玉獸面紋雙龍活環耳獅鈕蓋瓶 高25.5cm,1.2KG

CHRISTIES 1998年11月16日 lot274 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新加坡重要郭氏家族舊藏 2020年6月18日新加坡國際拍賣會呈現。乾隆宮庭玉瓶多為皇帝與宮廷造辦處參與設計,集中了最優秀的工匠加工製作,內容豐富,體現了乾隆時期宮廷玉器的卓越品質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此乾隆宮廷玉瓶質地堅硬白如羊脂,晶瑩細膩乃可鑑人,雕工精湛典雅。文化底蘊深厚、一氣呵成,通體採用圓雕,透雕陰陽線刻技手法錯落有致。清宮白玉的選材,要求嚴格多為上等的新疆和田白玉。和田白玉在其最初的形成過程中,肌體內往往夾雜許多金屬礦物質,這使得絕大多數玉石都擁有不同的雜質,如此純白潔凈又無雜色的白玉非常稀有。

春水玉、秋山玉也稱春水飾、秋山飾,是以北方游牧民族漁獵生活為題材的玉雕作品,常見於遼金元時期出土文物。遼代春水原本是指每年由皇帝率領,群臣參加的發生在濼水的春蒐活動,其主要內容表現為鑿冰取魚、海東青鶻捕鵝雁,是一種政治和娛樂融為一體的漁獵活動。金代春水的原本含義是因受皇帝督導,群臣和士兵參與,已演化成獨特而重要的祭禮儀式。其目的在於女真人通過借海東青鶻捕鵝雁,來展現女真人在鶻的身上寄託他們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勇猛精神,寄託有一天能問鼎中原的雄心,表達的是一種民族氣概和精神。

遼金和田白玉春水秋山玉飾件 L:8.5cm

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金史》中對此也有記載,將有鶻攫天鵝圖案的服飾稱為"春水之飾",將有虎鹿山林圖案的服飾稱為"秋山之飾",故將此種玉器定名為"春水玉"和"秋山玉"。「春水玉」表現了女真族在春天有趣而又扣人心弦的狩獵娛樂活動。此玉十分稀有,通體鏤空透雕圖案為一隻天鵝躲藏於茂密的水草蘆葦荷花叢中,企圖逃避海東青銳利的眼睛,這種紋飾反應了當時元代皇室狩獵的場景,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玉質潔白如脂為上等和田白玉製作而成,值得收藏。

明代銅鎏金釋迦摩尼像 H:20cm

早年德國Nagel 拍賣,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合金銅,螺發有藍彩,頂髻,眉間有白毫,高鼻斂目,嘴角微揚,妙相莊嚴而不失慈悲;披右袒式袈裟,袈裟一角繞背覆搭右肩;露趾結全跏跌坐,下承仰覆連座,右手觸地施降魔印,左手平放臍前。造像衣裳褶皺紋路的處理或可佐證其出處。衣裳紋飾格外精美並鑲連珠紋為邊,引人注目。原配鎏金封底,並刻十字金剛杵為飾。德國南部弗蘭肯地區私人收藏後由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郭氏家族收藏。

清乾隆銅鎏金牛頭歡喜佛 H:18cm

CHRISTIE'S 2015年6月9日,Singapore Quek's Collection

本尊佛像頭髮衝上,牛頭人身,面目猙獰,三目口張,右手持人形金剛杵,異性環抱,呈交合狀,左右雙腳各踩無知於腳下,下承蓮花座,蓮座寬大,通體鑲嵌綠松石,整像工藝精湛,金色明亮,胎體厚重,風格鮮明,品相極佳,生態傳神,乃造像中的佳作。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