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新加坡幼儿培育署向主要业者经营的学前中心提供更多资源,旨在为低收入家庭孩童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支持。未来三年,预计将有大约2000名儿童从中受益。
1. 孩童受教育现状:

低收入家庭3-4岁幼童中约78%报读学前中心,比全国平均低10%
目前,较低收入家庭的三岁至四岁幼童当中,约78%报读学前中心,比全国平均低10个百分点。
3月6日,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讨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开支预算时,部长马善高说,在由主要业者经营的学前中心里,低收入家庭孩子月出勤率约为72%,低于中等收入家庭的79%。
他强调,鉴于低收入家庭可能缺乏支持孩子在家学习的资源,这些弱势儿童即使进入学前中心,也需要额外的学习支持。
2. 政策福利
指定的学前中心将获得更多资源,与政府合作资助学习支持项目,与低收入家庭合作确保孩子最迟三岁开始上学前中心,且定期上课。
首先联系学前中心内的家长,目标是至2027年,联系这些中心内半数的低收入家庭。
至于未报名学前中心的家长,幼儿培育署也制订了每年援助2000名孩童的目标。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也与社区伙伴合作,鼓励低收入家庭家长参与凝聚家庭社区推广计划(Families For Life@Community),学习育儿知识。
3. 托儿津贴

来源:联合早报
从今年第四季起,政府将为所有月入6000新币及以下的较低收入家庭孩童,提供额外托儿津贴。
目前,所有接受全日制托儿服务的孩童,都可获得基本津贴,在职母亲的家庭300新币/月,非在职母亲的家庭150新币/月。
最终到年底,将不区分母亲在职与否,都享有300新币/月的基本津贴,且按收入水平获得额外津贴。预计将有多达1万7000名孩童受惠。
参考资料:
1. 学前教育中心将获更多资源 辅助低收入家庭孩童学习,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