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8日通商中国在新加坡滨海湾举办的“慧眼中国环球论坛”上,新加坡前总理、国务资政李显龙对中国经济增长及其企业出海新加坡发表了其深刻的见解,他深入剖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欢迎中国企业借助新加坡拓展国际市场。

图源: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24
曾几何时,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还是一个 “小角色”,然而,改革开放的春风如同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中国经济一路疾驰。如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高达 20%,在全球贸易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堪称双方合作典范
李显龙在论坛上首先提到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他认为此项目对于中新两国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苏州工业园对中方来说是旗舰项目,具有象征意义,全国各地参观者众多,为其他省份和城市提供了借鉴。苏州本身也成为重要城市,面积约为新加坡的 1/3。对新加坡来说,该项目让新加坡有了能与中国合作开发项目的名声。

图源:SIPAC
苏州工业园项目成功后,新加坡又在天津展开展生态城项目,在重庆开展海陆互联互通项目,还有广州知识城以及北部湾连接等项目。在合作过程中,中新双方讨论了很多实质问题并提出实质建议,实现了双赢局面,对新加坡来说,该项苏州工业园让新加坡有了能与中国合作开发项目的名声。
在谈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挑战时,李显龙坦诚地提到了文化差异和互信建立等难题并举例说明:如在准备土地时,因靠近扬子江,项目组想将土地升高一米,起初有阻力,后发洪水证明此举正确。
新中双方在合作中有 60% 和 40% 的份额划分,在主导权等问题上需要协调和折中,随着时间推移,中方对项目的主导性越来越强,新加坡变为辅助角色。但双方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地克服了这些障碍,这也证明了中新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如今,苏州工业园面积从最初的 15 平方米发展到 270 平方米左右,远超预期,还有很多研发项目,国立大学等在那里也有研究中心。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但需要应对新的挑战
李显龙接着又谈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变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全球舞台的边缘已经迈向了中心,其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从微不足道的小份额增长到了如今的20%。
他认为,中国已不再是简单的低成本生产基地,而是一个在制造业领域领先全球的强国,其产品和技术日益先进。
近十年,中国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从曾经的低端制造,如衣服、皮带纽扣等,逐步迈向高端生产领域,电动车、光伏板和药物等产品已成为中国的新名片。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重塑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从互补走向竞争。
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挑战,李显龙强调,中国需要调整以应对新的局面,同时要认识到形势已改变,中国影响力与之前不同,现在很多规则是在中国量级较小时制定的,当中国出口构成竞争时,这些规则便会产生不利影响。
其他国家也需要习惯强大且拥有先进技术的中国,找到融入世界体系的方式,而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速度,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李显龙欢迎中企“走出去”的第一站是新加坡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办公室选择新加坡作为出海的第一站,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开放和包容的商业环境,对于吸引外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谈到企业出海,对于在新加坡经营的外资企业,李显龙表示对此持开放态度,无论是科研中心、全球总部还是工厂,新加坡都欢迎。

图源:慧眼中国环球论坛2024
李显龙表示,新加坡对中国企业家和人才持开放态度,欢迎全球各地的人才为新加坡经济做出贡献。他强调,在新加坡必须遵守当地法律和规则,了解并融入新加坡社会。新加坡不鼓励炫富和炫耀成功,希望外来者能够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
很多中国企业来到东南亚地区,对东南亚产生很大影响。带来新的产品和竞争力,促使当地企业、行业和经济升级转型,如新加坡的工运领袖参观中国高精尖企业和领域后认识到需加强员工培训以提高竞争力。
在谈到新加坡股市改革时,李显龙表示,新加坡希望股市交易更加活跃,同时欢迎更多优质公司在新加坡上市,虽然已有一些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但其规模较小,表现参差不齐。李显龙指出,外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面临现实难题,如市场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运营情况等。

图源:CNA
尽管如此,李显龙强调,新加坡对企业在新加坡上市没有阻力,只要满足新加坡交易所的要求,他鼓励有意向上市的企业与新加坡交易所联系,并提出如果企业无法符合某些规则,可以告知新加坡方面,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
“黑神话:悟空”给“华语学习”带来新思路
当“炉边对话”主持人询问李显龙在卸任后是否会玩线上游戏时,李显龙说:“我知道现在很红的电脑游戏 “黑神话:悟空”,但我没玩过该游戏,只在YouTube上看过视频,游戏动作很快、目不暇接,我不会去玩,孙女也因年龄小未到玩此类游戏的时候,他认为打斗游戏类通常男孩子更喜欢。”

图源:FACEBOOK
值得一提的是,李显龙认为玩此类游戏可能对于学华语吃力的新加坡学生有作用,他希望学生学华语不仅是学语言,还能吸收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了解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像西游记这样的书,如果长大你不知道谁是孙悟空,是有问题的;或者长大你不知道谁是诸葛亮(三国演义),那也是有问题;可是如果你只背过成语字典,什么是“三顾茅庐”,什么“司马昭之心”很枯燥无味的,你必须懂得这个故事,那些成语才会很清楚的在你的头脑里面。
像通过玩 “黑神话:悟空” 后若能对看《西游记》电影或读吴承恩的书有兴趣便是最好的,但要学会适度。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软渠道鼓励学生不只是学习语言,同时吸收一些中华文化的内涵,但是就别玩上瘾、适可而止就行。
对于被询问到卸任后是否更轻松的问题时,李显龙回答道,轻松不觉得,但负担减轻了一点,因为作为国务资政与当总理有很大不同,总理需对事情做第一时间反应和最后决定,而资政不需要,只能提供意见让总理参考。
李显龙认为,现在面对的工作比较熟悉,很少有突如其来的问题,且新的挑战、机遇和政策应由新的领导层去处理,虽然自己目前还未完全 “裸退”,但会尽力在世界纷纷扰扰的时候向新的领导团队提供中肯的分析和看法。
在演讲的结尾,李显龙表达了对中新关系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无论是通过苏州工业园区这样的旗舰项目,还是在教育、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中新两国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合作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他期望两国未来能够在现有的合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合作,实现更多领域的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