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的新加坡人口简报显示,新加坡的总人口达到约592万人,历史新高。

其中公民人数增加1.6%,达到361万人;永久居民人数增加3.7%,达到54万人。不是批的多了,主要疫情旅行禁令放宽,更多海外的公民额永久居民回来新加坡了。
值得注意的是非居民人口也大幅增加13.1%,达到177万人,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租金的上涨。
公民里华人比例又下跌了,目前为75.6%,相信未来PR申请上海外华人身份会更容易一点。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更严重了,65岁以上的人口占19.1%,预计到2030年,这个比例会进一步上升到24.1%,大概是每四个人中一个老人。

公民的中位数年龄已经上升到了43岁:

至少有一位公民的婚姻,2022年一共24767件,连续两年上涨。但这可能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婚姻延期逐步释放。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婚姻数量是在下降的。

其中跨国婚姻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达到33%,但还没恢复到2019年前的水平。

跨种族的婚姻倒是一直很稳定,保持在17%左右。新加坡在种族和谐这方面的确做的非常成功。

从各年龄阶段男女的单身比率来看,30-35岁是大多数人结婚的年龄。另外即使到了40岁以上,还有接近20%的单身比例,社会对大龄不婚的接受度很高。

中位数结婚年龄男性30.5,女性28.8。

新生儿数量持续下跌,2022年共有30429人。本地妈妈的第一胎中位数年龄是31.3岁,晚婚晚育也是人口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育率历史新低,其中华人的生育率低至0.87,令人担心;马来人一骑绝尘达到1.83,更令人担心。

在30-39岁这个阶段,27%的已婚夫妇没有孩子,到了40-49岁这个阶段,没有孩子的比例依然还有14.5%。越来越多的已婚夫妻选择丁克生活。

所以新加坡的未来还得靠移民。
不过政府对新移民的筛选还是一如既往的严格,PR总数量控制在50万左右,绝大多数年龄在25-59岁。

2022年,共有23082人获得公民身份,有34493人获得永久居留权。比去年要稍多一些,不过政府解释说,是因为之前疫情部分申请人的手续延期到今年才办完的原因。
整体数量依然稳定可控,没有出现放水的迹象。

新PR大多数在40岁以下,新公民申请上更加宽松,40岁以上才下定决心换公民的占比达到27%.

政府在人口数量上是有要求的,希望到2030年,总人口能达到650 万至690万之间,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看留给政府的时间不多了,后续可能在移民政策上会有所放宽。当然,也希望政府能提前规划好住宅需求,不要引起新一轮的租金和房价暴涨。
